教育系统各单位:
现将《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局2022年工作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附件: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局2022年工作意见
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局
2022年1月19日
附件
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局2022年工作意见
2022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全面实施教育“十四五”规划的发力之年。2022年宝山区教育工作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优质均衡,锐意攻坚克难,比学赶超,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和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强化教育人才先导性支撑,进一步加强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推进教育“十四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深化打造“陶行知教育创新发展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宝山科创中心主阵地建设和“北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一、筑牢思想政治根基,坚持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
1.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铸魂育人,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筑牢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扎实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推动党团队一体化建设,构建中小学生分层分类一体化思想引领工作体系,倡导中小学校书记、校长为学生上思政课,增进师生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
二、强化“五育融合”育人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深化德育素养教育。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切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进课堂,深化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扎实推进新时代宝山区思政课程创新实践项目,建设10门“中国系列”区域共享优质课程,争创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示范区。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教学体系和实践环节,在多学科教学中融入绿色低碳内容,组织开展以绿色低碳为内容的主题教育活动和学生社会宣传活动,开设节水、节电、校园绿化等实践活动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生态保护意识以及低碳生活的习惯养成。开发并试点实施“山海·3H”区域食育课程,组织开展课程展示交流,探索“五育融合”育人体系构建。坚持党建促团建队建,切实发挥学校共青团、少先队组织育人功能,以学校社区党建联建为牵引,支持少先队社会化工作,依托区文明办学生社区实践指导站,联合区民政局、团区委等部门,发动中小学生深入参与文明城区建设和社会综合治理。召开区域行规教育创新实践推进会。开设区域骨干班主任高研班、学科德育高研班,做好新一轮市“十佳百优”班主任推荐、评选。
3.强化体育素养培育。完善体育项目“一条龙”布局,出台项目建设管理办法,支持“一条龙”学校建设高水平运动队,建立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体系,提升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水平。深化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推进实施具有区域特色的学前“游戏化”、小学“兴趣化”、初中“多样化”、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高质量实施体育教学,形成“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教学模式。探索基于智能硬件、数据分析、数字化教学工具三层架构的智能体育,逐步实现集数据采集、分析、报告生成、运动处方推送为一体的学校智能体育模式,全流程记录学生健康成长数据。落实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做好体育中考工作。继续做好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工作,通过市级监管平台和区级预约平台,提升学校体育场地开放流程信息化程度和用户体验,促进应开尽开。
4.完善艺术素养教育。完善艺术项目“一条龙”布局,出台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健全中小学艺术后备人才一体化培养体系。深化学校美育教学改革,开设和上好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影视等课程,推动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衔接融合。持续加强艺术教育品牌建设,推进“戏曲进校园”“书法篆刻进校园”“非遗进校园”“小华雯少儿沪剧艺术培训班”等项目建设,建立区少年宫与高境一中管乐团合作机制,进一步夯实基础、深化合作,着力打造宝山艺术教育的响亮名片。发挥宝山区教育学院“美育研究与指导中心”的功能,加强美育跨学科项目推进。坚持中小幼相衔接、课堂艺术教学和课后艺术社团相结合、艺术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促进、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相整合,将美育实践活动全面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健全“艺术节”等常态化学生艺术展演机制,搭建各类艺术赛事平台,规范做好学校艺术教育自评、学校艺术积分核算等工作。
5.深化劳动素养教育。进一步推进全国劳动教育创新实验区建设,打造“行知行”劳动教育品牌,研发区本劳动教育课程图谱,构建家校社劳动教育课程群,建设100门劳动教育精品课。充分挖掘社会劳动教育资源,加强区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孵化,联手罗泾镇打造“第三学习空间”“‘行知行’劳动教育实验田”,实现打造100个区域劳育实践基地的目标。出台基地学校劳动教育管理办法,指导试点校劳动教育创新实验室建设、劳动教育文化建设、特色课程开发、实践活动开展,分阶段完成“一校一特色”工程。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完善劳动教育资源库,充分用好社会实践、课后服务、职业体验等时段,健全过程性管理与评价激励机制。召开劳动教育实验区现场会。
6.提升科普教育水平。进一步推进上海市“双新”课程平台试点区建设,利用“科创平台”尝试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完善宝山区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实施“宝山100”卓越学生培养计划,开展“星火之夜 科创之光”宝山区青少年创新峰会。打造青少年科技教育品牌赛事,做好“家庭创客”三级创客空间平台建设,开展“科学之夜”家庭创客嘉年华活动和家庭创客模型制作等系列活动。举办“科创杯”全国学生“好问题”大赛、院士“面对面”等活动,深化“科技联合体”“行知科学大讲堂”等品牌建设。推进“两场一馆”建设,试运行“科技挑战城”户外主题科学实践区,加快顾村公园悦林湖国际航海模型赛场、体质监测中心等场馆建设,引入国际级国家级相关赛事,建设全国广具影响力的青少年“科创绿洲”。打造公益性校外教育生态共同体,构建“课内外校内外融合发展的未来创新人才区域培养生态体系”。
7.推进“心育大健康”工程。推进学生关爱系统建设,形成全员导师制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危机预警评估和干预、心理热线咨询、家校沟通一站式服务,完善区域中小学生心理辅导、危机预警与干预以及“医家教结合”协作机制。开展全员导师制交流展示活动,征集和汇编“百校百策”“百师百法”“百生说百师”案例。加强“未来宝”教育电台建设,组织开展“1212宝山学生关爱日”活动。配足配强专职心理教师,提升心理辅导活动室建设品质,建设区域系列精品心理课程。编制并试点实施“区社会与情感课程方案”。完成家庭生涯读本开发,编制“区域家庭教育支持系统百问百答”,建设家庭教育指导微课资源库。启动“家长学校”星级评比,促进家长学校规范化建设。建设幼儿健康与营养膳食管理一体化平台。加强食品安全、传染病预防相关工作,在中小学试点设立“健康副校长”。做好近视眼防控工作,与上海教育报刊杂志总社康复杂志社合作开展“眼健康”宣教项目,每学期增加一次视力监测,加强视力数据跟踪与健康管理。
三、变革育人方式,全面落实“双减”提质增效
8.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推进生态建设和基座部署,扩大教育数字化转型试点校数量,实现教育数字基座覆盖率达100%。围绕互动教学、智能考试、综合评价、智慧校园、区域教育管理等重点方向,统筹推进教育新基建,推动运用5G融合校园网技术改造提升教育网络基础设施,开展智慧教育设备和应用创新。常态化推进同侪智慧课堂,实现跨校“四项联合”研训方式,创造“物联、数联、智联”一体化智能教育环境。扩大教师“三个助手”和学生智能学伴试点,推进“教师备课1帮1”“课堂教学1+1”和“课外辅导1对1”为引领的教育模式变革,促进教育服务的智慧化和公平性。制定“区教育系统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规范教育信息化项目建设。推动学校成立教育数字化转型领导小组,健全单位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即首席信息官CIO)的机制。积极探索以VR技术为核心的元宇宙互动实验室、互动教室等建设,探索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打造全天候学习、终身教育的“未来学校”。
9.深入推进“双减”提质增效。形成并推广宝山区学校落实“双减”工作的特色亮点,保持全区开设课后服务义务教育学校覆盖率100%,服务时间学校达标率100%。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学校教书育人主体功能。深化“五项管理”,重点做好手机管理,优化作业管理。在生物、数学、英语、语文等学科试点、推广基于知识图谱的自适应学习,以数据驱动的大规模因材施教助力“双减”政策有效落实。发挥区培训市场综合治理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和部门协同机制,及时化解培训机构综合治理各类风险,稳妥处置各类突发事件。进一步规范培训机构的收费、内容、人员、时间、场地、资金等工作管理,做好培训机构重新登记和日常监管工作。
10.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评价改革。全面推进新课程新教材实施,优化课程管理,规范教材使用。推进区“双新”实验校、项目校和特色校项目实施;深入学科教学指南和课堂教学变革的研究,构建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指导学校依据课程设置要求,以学生的关键能力、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开齐开好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各类课程。深化落实教材工作。完善区中小学教材管理实施细则,推进教材规范管理。加强区级教材专家组队伍建设,加大教材审核及跟踪评价等工作力度。常态化做好学校综评人员培训工作,开展工作案例总结,切实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采集及使用。
11.持续做好招生考试改革。制定2022年本区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实施意见,规范稳妥做好今年义务教育各类学校的招生工作。认真落实市教委《关于2022年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学校综合考查的指导意见(试行)》要求,推进本区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保障招生工作公平公正、规范有序。继续落实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免试就近入学政策,深化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公民同招”和民办学校“超额摇号”。进一步规范实施学生转学管理,加强学校对转学学生条件的把控,畅通转学衔接渠道,明确学校职责及统筹协调操作流程。
四、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12.推动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优化学前教育布局,完成5个普惠性托育点建设,增加公办园开设托班,力争实现托幼一体园在公民办幼儿园总量中占比达到50%。完善科学育儿指导服务体系,持续为有需求的家庭提供一年不少于6次的公益免费的科学育儿指导服务。推进《优质园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创优共同体,整体提升幼儿园办园质量,公办市示范性幼儿园比例达到10%,公办市一级园比例达到50%。立足“教育部安吉游戏推广”项目,将安吉游戏理念融入陶行知教育思想,汇聚宝山学前特色品牌,加速学前教育内涵建设高质量发展。以评促建,继续开展民办三级幼儿园提质工程。成立民办教育专业联盟,将民办园的课程管理纳入区“幼有善育”民心工程整体工作推进,助推民办园高质量均衡发展。
13.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大紧密型学区和集团建设推进力度,确保紧密型教育集团数量增长100%。落实《宝山区推进紧密型学区和集团建设工作实施方案》,选择2个紧密型学区和4个教育集团开展试点,及时总结经验,完善运行机制。提升初中强校工程项目校整体质量,迎接市级终期评估。平稳有序完成民办随迁子女小学100%纳入公办教育体系。促进新优质学校集群发展,推进新优质特色学校认证。实施第二轮城乡携手共进计划,加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带动力度,缩小城乡学校办学水平差距。总结提炼3所市级实验校项目化学习典型经验,推动义务教育项目化学习持续发展。
14.推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全面推进和落实普通高中学校建设实施意见,推进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巩固和提升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建设。完成1所市特色普通高中创建,推动行知实验中学和宝山中学特色展示资格评审。着力培养基础学科后备拔尖人才。继续支持高中与高校、专业机构和企业合作,推动学校特色发展。
15.推进特殊教育科学优质发展。制定《宝山区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落实新一轮特殊教育设点布局工作,拟在原有特教班的基础上,增设4个义务教育阶段特教班。继续开展学前、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各阶段特殊教育课程建设,切实提升医教结合教育康复质量。加强区域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开发特殊教育师资培训课程。加强普通学校资源教室及无障碍建设,优化特殊教育资源保障。稳步推进上海市自闭症儿童教育指导中心的各项工作,确保工作时效性。
16.推进民办教育规范健康发展。落实《中组部等五部(局)关于印发<民办学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的通知》,优化民办学校、培训机构党组织隶属关系,推进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结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研究制订区域扶持、规范民办教育发展的方案,规范、稳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招生和办学管理等工作。加强民办学校课程教学教材管理和特色建设,推进第三轮特色学校、特色项目创建,鼓励民办学校积极参与市级特色项目创建和培训。加强民办学校日常监管。
17.实现教育科研项目突破。做好2022年市级及以上课题的孵化工作,保持市级及以上课题的立项率高位稳定,提升结项课题的成果转化率,力争在国家教育教学成果奖上取得“0”的突破。以教育部重点课题“生活教育理论视域下五育融合区域推进实践研究”以及三个相关市级课题为抓手,以教育数字化转型为支撑,深入推进陶行知教育思想本土化研究。继续提升问题化学习研究、硕博联盟、教师行动研究等区域教育科研品牌效应。重点推进“陶行知教育发展学校孵化项目”,聚焦“教育数字化转型”“五育融合”“双新推进”等实践领域,发挥科研“智库”功能,提升教育科研在促进学校改革、优化顶层设计等方面的专业引领作用,优化教育科研工作的实效性与服务中心工作的品质。组织宝山区第十五届学校教育科研成果奖评比,加强群众性科研,提升教师研究意识与科研素养。
五、深化产教融合,重构终身教育体系
18.推动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推进“行知职教”品牌建设,成立宝山区高技能人才培训中心。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机制,将评价结果作为政策支持、绩效考核、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职业学校成立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领导小组,完善管理制度和规范体系,有条件的职业学校还要与校企合作的企业建立行业企业咨询协商机制,建立行业企业等办学相关方参加的学校校务会机构,参与审议学校重大事项。建立本区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培育和认定一批区级产教融合型企业。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占专任专业课教师总数达60%。积极创建上海市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和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成立2—3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并建设优秀兼职教师资源库。对接“1+X”证书制度试点,培育一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教师。
19.深化终身教育内涵建设。重构我区终身教育指导体系,新增一所老年大学,新成立5个宝山区社区学院教学点,开展“一拖二”和“1+N”师资配送工作。加强顶层设计,丰富教学内容,重点加强市民道德教育和社区融入教育、重返社会教育和社会紧缺岗位培训等。夯实“乐学宝山”市民学习圈,创建2所市街镇社区(老年)学校优质校。广泛挖掘社会资源,完成2条市级人文行走路线和4个社会学习点建设,新增群众性学习团队至少120个,孵化1-2个终身学习新品牌。推进“普职成”融合,设立家长学堂,做强家庭教育。召开宝山区学促委会议,加强成员单位联动,确保市学习型城区监测工作顺利开展。
六、助推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教师“德业兼修”发展
20.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持续深化“学陶师陶”师德品牌建设,扎实推进“学陶师陶楷模、标兵”师德典范评选活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学陶师陶”师德主题教育。搭建具有陶行知“真人”培养理念的教师培养课程体系框架,包含“仁”“智”“勇”三类课程。健全考核、奖励、监督、问责“四位一体”师德评价机制。持续推进党建引领下师德师能提升为目标的“青蓝工程”,推进10项子课题常态化研究联盟活动。围绕“理想信念、道德教育、教学能力、行动研究、社会交往与沟通”,组织开展青蓝学子“三赛”活动。加强教育系统纠“四风”树新风警示教育,落实“三项责任制”的自查抽查,从严落实“四责协同”,驰而不息狠抓作风建设,标本兼治强化纪律建设。
21.加强教师专业能力建设。加快推进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示范区”建设,试点创建智慧同侪课堂、教育智能助手、教师数字画像等,培育一批跨学科的教育智能高端人才。搭建“宝山区教师教育数字化平台”,开发中小学教师跨学科培训课程,建设学生跨学科活动案例,逐步形成线上骨干引领、实时互助,线下团队协作、迭代孵化的宝山区跨学科教师队伍建设生态。健全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深入探索工作坊研修机制。开展上海市青年教师(2—5年)专业发展实践研究项目,进一步拓展职初青年教师的定向培养。实施“青年教师荟”项目,探索教师信息素养培育路径。启动“万名教师提质工程”。
22.加强教育高层次人才引育。推进“卓越工程”“硕博联盟”,促进学员快速成长为教育家型校长和长三角名师。积极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科学设置人才评价周期,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以八大项目引领的高端定制培养行动机制、骨干团队建设巡查机制、骨干教师履职考核机制。研究制定引进外省市特级教师、省市级骨干教师同等享受人才激励政策,优秀大学毕业生免专业考试优先录用等人才政策,修订完善《宝山区教育优秀人才激励办法》。紧贴人才需求,创设更优人才发展生态环境。
七、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23.优化教育资源保障。确保7所学校改扩建项目年内竣工,上师大附属中学宝山分校等新建学校如期开办,加快推进华二高中宝山校区、旦华学校、顾村中学等工程项目建设,确保“十四五”教育基本设施规划开工率达到40%。确保枫叶幼儿园等7所学校完成过渡迁入新校区。制定公建配套教育设施验收移交标准。加快推进中高考考场强电扩容、设备安装。完成4所中高考标准化考点新建,完成外语听说标准化考场和模拟考场建设、理化实验考试考场建设、校园安全中心二期、明厨亮灶项目验收工作。继续推进“十四五”校园灯光改造工作,确保2022年中小幼学校灯光改造覆盖率达到45%。
24.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率。确保两个“只增不减”。根据义务教育生均经费支出标准做好资金保障,提高内涵建设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在确保学校基本办学的基础上,聚焦特色发展,保障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做好宝山区教育经费统筹工作。搭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加强对预算收支范围、编制、批准、执行、调整等过程进行监督,对违规情况的预算单位进行问责,对部门预算结余资金过多的单位或部门予以收回资金进行统筹。继续完善“宝山区学生资助管理平台”,完成档案模块建设,研究绩效评价模块和区中职教育资助系统建设。
25.规范教育国有资产管理。继续梳理剩余历史遗留项目,力争年底前我区产证拥有率接近90%。做好纳民小学转公办后续工作。完善资产管理网络平台,做好拆分校、合并校资产管理调整、回访工作。配合各镇做好镇管学校资产管理统筹的前期清理、清查工作。继续推进“关停并转”“退租还教”工作,做好行中企业、体育中心、行中物业等企业划转国资委的后续协调工作,完成吴淞教具厂的清算注销。继续做好教育系统内及局属单位的房屋场地租借、托管等监督管理工作。
八、深化教育治理体系,提升教育治理水平
26.推进教育督导和评价制度改革。健全完善教育督导体制,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强化教育评价改革的督导推进。将“双减”“五项管理”督导列为区教育督导工作的“一号工程”,将“双减”政策落实及成效纳入区政府职能部门和各街、镇履行教育职责情况督导评估重要指标之一。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确保完成本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评估验收工作。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工作,助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创建。统筹安排督导任务,严控督导频次,科学运用“双随机”方法,开展综合督导、专项督导和经常性督导。完善督导结果沟通机制,继续做好教育督导情况的快报和通报机制。
27.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科学精准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指导各教育系统单位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管理规定,加强应急预案演练,强化应急储备保障。坚持举一反三、查漏补缺,不断提升防控能力和水平。紧盯关键点,健全完善疫情防控长效机制,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师生员工安全。进一步加大中小学生段疫苗全程接种宣传引导,做好教职员工加强针“应接尽接”工作。
28.推进依法治教工作。继续推进依法治区、法治政府建设。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拓展法治宣传渠道,丰富宣传形式,深入实施法治副校长制度,积极争取优质司法资源,开展“法治进校园”系列活动,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法治教育体系,提升我区中小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增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扎实推进“一网通办”改革及审改工作,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落实年度双随机抽查工作,持续开展“双公示”工作。实施校车许可“一网通办”工作。
29.加强学校安全工作。持续推进我区中小学、幼儿园智能安防建设,完成幼儿园活动区域视频监控全覆盖项目。完成教育系统关于消防、校车及校内交通、建筑及设施设备、实验室和危险化学品、食堂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全面开展师生安全知识宣教,全覆盖校园欺凌、暴力行为、扰乱教育教学秩序、学生心理健康、毒品预防教育、消防安全、防溺水、防性侵、网络安全、交通安全等。组织开展防火、防爆、防灾、防不法侵害等应急疏散演练。推进校园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闭环管理,完善教育系统内公、民办学校安全隐患排查发现、报告、整改流程。
30.深化教育政风行风作风建设。继续加强对教育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重要岗位的监察,将工程建设、教育收费、有偿家教、考试招生、教师招聘、评先评优等作为重点,持续强化教育系统政风行风作风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上海市“30条实施办法”,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健全解决“四风”问题的长效机制。认真做好人大书面意见和政协提案办理、复查,以及政务公开、信访接待、热线承办、档案、保密、对口支援等工作。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评估,大力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质量,推进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和书香校园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