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振坤代表:
您在区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健全区内科技类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转让转化链的建议”的书面意见,我局已收悉。经认真研究后形成办理意见,现答复如下:
知识产权是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保障,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源泉。宝山区围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高效转化运用,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取得良好成效。
一、目前我区工作情况
(一)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效能
一是深化行刑衔接,区检察院、区公安分局、区市场监管局(区知识产权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实施方案(试行)》《宝山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实施办法》,建立知识产权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综合协作机制。二是创新知产纠纷多元化解共治模式,区知识产权局、区法院、区司法局合力建设“宝山区知识产权纠纷调解中心”并推进工作,共同印发《关于加强宝山区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宝法〔2023〕001号),完善行政调解与司法确认衔接机制,确定委托调解、司法确认、行政指导、联席会议定期通报、调解员评估激励等制度,2023年成功调解案件337起,平均处理周期14天。三是多部门联合执法,开展“铁拳”“剑网”“龙腾”“秋风”“春雷”“新风”等系列专项执法活动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有力遏制侵权假冒行为。
(二)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
一是在区政务服务中心开设“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窗口”,将专利实施许可备案、知识产权信息查询等13个公共服务事项接入“一网通办”闭环处理,提供专业、便捷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二是强化主动服务意识,依托设立在重点园区的17个服务直通站,驶出“知识产权服务直通车”专列,汇集党员、团员、专业服务机构等青年志愿者,主动赴园区、企业提供面对面精准服务,为36家企业提供商标品牌管理、信息分析利用、海外专利布局、维权援助等解决方案,帮扶60家企业申请专利快速预审备案,服务指导上海超高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评2023年WIPO全球奖并成功入围世界25强。三是深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区知产局创新服务企业方式,以党建为引领,与建行上海宝钢支行、建行上海分行科创中心举行党建共建签约仪式,通过党组织之间的跨界合作,加深部门业务之间的横向共建,合作开展金融服务“入园惠企”活动。
(三)厚植知识产权文化理念
一是完善知识产权人才梯次培养体制,开展新进公务员入职业务培训、“科长讲坛”知识产权专场培训等,夯实干部理论基础;联合法规部门组织知识产权领域业务能力测试,促进干部业务水平提升;开展知识产权领域执法案卷评查,开展自查自纠、抽查互评、总结整改,有效提高执法规范化水平。二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力度,深化“宝山区知识产权服务直通车”品牌效益,联合高校、专业服务机构等青年志愿者,开展知识产权保护进企业、进单位、进社区、进学校、进网络等活动,重点结合“4·26”知识产权宣传周等关键时间节点,综合运用线下+线上等多种手段,营造尊重创新、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融通创新转化链条
一是加强政策引导。我区相继出台“科创30条”、大学科技园专项政策以及市区联动宝山转型发展科技专项等多项有关产学研合作的扶持政策,重点围绕产学研平台载体建设、核心技术联合攻关、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技术交易服务保障等方面给予较大力度支持,形成良好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开展产学研合作优秀项目征集,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充分借助高校科研能力,鼓励采用技术开发、技术转让、许可使用等多种模式,加速企业技术升级换代,快速转化为产品投入生产生活,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二是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建设长三角浦江知光专利连锁超市,构建专利转化协作网络,促进高校院所存量专利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持续深化与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合作,以线下平台“数字科创港”和线上平台“科创宝”为载体,聚焦成果转移转化、科创与金融、创新人才、创新产业、科创服务体系等重点领域,通过智能化合约构架企业“需求端”与高校院所“成果端”之间的合作桥梁。三是促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宝山集聚环上大科技园、复旦宝山科创中心和北大科技园等一批高层次大学科技园,集成各类科学技术、各方优秀人才和各种创新资源,形成成果孵化、中试加速到产业化的“内循环”创新链,探索以“先投后股”、概念验证中心、技术转移经纪人等模式,助力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变。
(五)激活知识产权资源效益
促成全市首单“一对一”专利开放许可,并引导宝武与上大参加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工作,促成上海高校及央企首单“一对多”专利开放许可,推动沉淀专利进行转化运用,提升专利经济价值。将长三角浦江之光专利连锁超市扩容至11个布点,汇集生物医药、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战略新兴领域的5294件待交易专利,促成113项专利成果转化(作价投资10项、转让61项、许可42项,其中36项为开放许可),共计金额9480万元,释放专利创新创造价值。
二、下一步工作
(一)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积极申报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完善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衔接机制,促进行政和司法办案标准的统一,切实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法治化水平。加强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宝山区知识产权纠纷调解中心作用,落实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
(二)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
增加优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持续深入开展“知识产权直通车”工作,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企业提供全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精准服务,打造宝山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品牌,提升区级知识产权服务效能。深入开展与上海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的合作,充分运用宝智院的专家资源,为宝山科创主阵地建设出谋献策。
(三)盘活优质知识产权资源
积极发挥知识产权金融政策功能,深入开展企业调查走访、政策宣讲、撮合对接和相关便捷服务,多种途径提升政策知晓度,全过程指导帮办,为更多小微企业“输血补气”。围绕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材料等区域重点产业,开展知识产权供需对接线上线下活动,实现知识产权的高效运用和转化。打好上海大学、宝武集团“两张牌”,积极开展专利超市、专利开放许可等工作,实现高校和国有企业的知识产权资源高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