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人民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参与上海世博会,全力推进各项工作,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为“十一五”发展划上圆满句号,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
经济运行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全年完成增加值636.7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4%(见图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1亿元,增长1.0%;第二产业增加值284.34亿元,增长12.0%;第三产业增加值350.22亿元,增长12.8%。三次产业结构比0.3:44.7:55.0。非公经济占全区增加值比重由上年的50.6%上升到51.9%。
全年工商登记新设立的企业6151户,比上年增长32.7%。其中,内资企业(不含私营企业)58户,下降20.5%;外商投资企业52户,增长30.0%;私营企业6041户,增长33.6%。新设立个体工商户3242户,下降28.8%。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167.57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区地方财政收入70.35亿元,增长12.2%。其中,增值税7.87亿元,下降0.4%;营业税20.63亿元,增长2.6%;企业所得税11.47亿元,增长35.6%;个人所得税3.91亿元,增长9.7%。区地方财政支出114.43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43亿元,增长12.1%;公共安全支出7.05亿元,增长14.6%;教育支出17.27亿元,增长17.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65亿元,增长7.3%;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4.78亿元,增长16.6%。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2.39亿元,比上年增长34.7%(见图2)。其中,基础建设投资8.91亿元,下降31.0%。从产业投向看,第二产业投资41.17亿元,下降12.3%;第三产业投资251.14亿元,增长47.7%。从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43.36亿元,占14.8%;集体经济投资13.52亿元,占4.6%;外商及港澳台经济投资21.45亿元,占7.3%;私营经济投资82.74亿元,占28.3%。
二、农业
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5.99亿元,比上年增长4.7%。其中,种植业产值2.97亿元,增长10%;林业产值0.42亿元,下降9.1%;畜牧业产值1.89亿元,增长2.9%;渔业产值0.19亿元,下降12.1%(见表1)。
表1: 主要农副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
单位 |
产量 |
比上年增长(%) |
粮食 |
吨 |
11673 |
-20.0 |
蔬菜 |
吨 |
73255 |
1.3 |
水果 |
吨 |
8494 |
45.5 |
生猪出栏 |
头 |
32841 |
29.3 |
牛奶 |
吨 |
35394 |
1.0 |
年末奶牛存栏 |
头 |
9122 |
3.8 |
水产品 |
吨 |
551 |
-12.0 |
大力推进农业规模经营。至年末,全区已建立集体合作农场50个,规模经营面积3.5万亩,吸纳本地农民就业2215人,粮食生产全部实现集体规模经营。“宝农34”大米蝉联上海优质稻米品鉴评比唯一金奖。提升农业现代化装备水平。至年末,全区农机总动力(不含排灌机械)达到2.07万千瓦,全面启动2416亩蔬菜设施菜田建设和3260亩区级农田土地治理项目建设。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32.54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工业总产值1178.18亿元,增长14.0%,工业销售产值1172.08亿元,增长14.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1108.57亿元,增长26.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9.5%。规模以上工业中,通用设备制造业实现销售产值179.24亿元,占比重16.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销售产值170.83亿元,占15.4%;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销售产值147.37亿元,占13.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7.48亿元,比上年增长41.1%。
工业园区集聚效益提升明显。至年末,宝山工业园区和月杨工业园区两个市级工业园区有投产工业企业410户,实现工业销售产值379.11亿元,比上年增长35.6%,工业园区销售产值占全区产值比重为32.3%,比上年提高5.1个百分点。投产企业单位土地实现工业销售产值361.1万元/亩,增长39.9%。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51.80亿元,比上年增长6.3%。区域内三级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93.73亿元,下降3.1%,其中在外省完成产值329.58亿元,增长15.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084万平方米,增长17.1%;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39万平方米,增长5.5%。
四、批发、零售和旅游业
在世博效应的拉动下,消费品市场健康发展,商业业态更趋多元。全年实现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77.66亿元,比上年增长21.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0.44亿元,增长21.3%(见图3)。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308.82亿元,增长21.4%;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1.63亿元,增长20.0%。电子商务等新型商业业态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实现零售额超过10亿元。全年实现商品销售总额2070.48亿元,增长14.5%。市场成交额440.87亿元,增长14.6%。
围绕“世博旅游年”主题,加大“百年吴淞口、滨江新宝山”宣传力度,开拓宝山旅游新局面。年内成功举办“2010首届美兰湖音乐节·音乐美兰湖”、“2010上海国际钢雕艺术节”等活动。各旅游景点接待游客359.66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2277.97万元,比上年增长1.4倍。至年末,全区有星级饭店6家,其中四星级1家。主要饭店(宾馆)实现营业收入5.59亿元,接待81.80万人次,分别增长31.1%和55.7%。其中接待海外游客9.15万人次,增长82.5%。全区有旅行社27家,实现营业收入6.08亿元,组团29.44万人次,接待28.73万人次,分别增长46.0%、58.9%和1.1倍。
五、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全年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3.85亿元,比上年增长5.8%。
优化区域公交线网,完善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接驳服务,市民出行更加便捷。至年末,全区3条轨道交通运营长度达46.47公里,七号线二期竣工通车。年内新辟公交线路3条,新辟社区巴士2条,调整公交线路10条,更新公交车辆92辆,投入400辆公共租赁自行车,6个轨道交通枢纽站加快建设,沪太路枢纽“P+R”停车场投入使用。至年末,区域性出租汽车企业2家,运行车辆670辆,从业人员1424人。有道路货物运输企业3921户,运输车辆24589辆,总吨位22.86万吨。
邮政业务稳步增长。全区有邮政支局21个,邮政所44个,全年邮政业务总量6.94亿元,比上年增长7.7%,发送函件1.09亿件,国内特快专递296.3万件,国际特快专递41.75万件,报刊累计订销1.37亿份。
六、金融业
金融业较快发展。全年金融业增加值48.90亿元,比上年增长18.4%。至年末全区有银行19家,本外币存款余额1861.04亿元,比年初新增179.48亿元,增长10.7%;贷款余额852.77亿元,比年初新增126.42亿元,增长17.4%(见表2)。
表2: 年末银行存贷款余额
指标 |
余额(亿元) |
比年初增长(%) |
各项存款 |
1861.04 |
10.7 |
#企业存款 |
905.07 |
7.4 |
居民储蓄存款 |
937.71 |
13.6 |
各项贷款 |
852.77 |
17.4 |
#短期贷款 |
275.37 |
-2.6 |
中长期贷款 |
577.40 |
30.2 |
#企业贷款 |
592.64 |
18.3 |
个人贷款 |
258.70 |
15.5 |
#住房按揭贷款 |
221.03 |
10.7 |
七、对外经济
随着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企稳复苏,对外贸易呈现恢复性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6.9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7.7%。其中,进口总额7.84亿美元,增长27.6%;出口总额19.10亿美元,增长57.9%(见表3)。按贸易方式分,加工贸易出口12.93亿美元,增长1.0倍;一般贸易出口5.81亿美元,增长11.2%。
表3: 外贸出口主要商品和主要市场
类别 |
绝对值 (亿美元) |
比上年增长 (%) |
外贸出口商品总额 |
19.10 |
57.9 |
按主要商品分 |
|
|
集装箱 |
8.20 |
1.4倍 |
未锻造铝及铝材 |
2.81 |
61.8 |
变压器 |
1.08 |
53.5 |
冷冻机和制冷设备 |
0.67 |
62.3 |
按主要市场分 |
|
|
美国 |
5.50 |
1.0倍 |
欧盟 |
3.11 |
20.2 |
日本 |
2.71 |
48.7 |
东盟 |
2.57 |
64.2 |
全年批准外资项目92个,其中:新批65个,增资21个,中方转外方股权项目6个。合同外资总额2021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6.4%。引资项目中,第一产业项目数1个,合同外资183万美元;第二产业项目数26个,合同外资5557万美元;第三产业项目数65个,合同外资14474万美元。外商投资企业实际投资额15614万美元,下降24.0%。
八、城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
“迎世博600天行动”顺利完成,环境整治成果进一步巩固。完成沪太路、罗太路整治,落实道路、码头、车站等长效管理机制;改造二次供水设施670万平方米,受益居民33.5万户;完成友谊、月浦地区燃气内管改造,受益居民1.6万户。全年拆除违法建筑21.99万平方米。
为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国家和本市出台多项调控政策和措施,商品房交易量明显回落。全年实现房地产业增加值49.51亿元,比上年下降12.1%。据房地产企业统计,全年房地产投资额179.11亿元,增长64.5%;施工面积1081.0万平方米,增长36.1%;竣工面积162.3万平方米,下降17.1%;商品房销售面积170.39万平方米,下降35.6%;商品房销售额261.38亿元,下降9.1%。存量房交易面积149.1万平方米,下降38.2%;存量房交易金额165.48亿元,下降21.8%。
九、信息化
信息化项目建设继续推进。全年电子政务领域信息化项目15项,投入专项资金1500万元,实现了农民就诊网上实时报销、地下工程全过程网格化管理等信息化管理和服务等。完成社保卡信息采集5.88万人,发放16周岁以上社保卡1.65万张、学籍卡2.35万张、敬老卡0.78万张。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年完成通信管线建设49条路段227.94沟公里,完成18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至年末,全区固定电话用户43.03万户,其中住宅电话30.08万户;互联网用户24.62万户,宽带接入21.56万户;IPTV用户7.03万户。
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断提升。全年“上海宝山”政府门户网站主页访问量251.6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5%。政府部门主动公开信息4568条;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2047条;提供服务类信息3.25万人次。被认定为上海市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首批实践区。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加快发展。至年末,全区有各类学校271所,在校学生14.21万人(见表4)。保障农民工同住子女教育权益,促进教育公平。至年末有16所民办小学以招收进城务工随迁子女为主,在校生1.38万名。统筹城乡教育发展,选派27名城区优秀教师赴农村支教。12所社区学校培训各类技术人员13.21万人次,其中农民技术培训5.97万人次。
表4: 各类学校学生情况
类别 |
全部学校 |
其中:民办学校 |
||
学校数 (所) |
在校学生数 (人) |
学校数 (所) |
在校学生 (人) |
|
合计 |
271 |
142104 |
73 |
35606 |
中学 |
55 |
39783 |
8 |
4275 |
#高中 |
8 |
7042 |
1 |
505 |
初中 |
27 |
19537 |
3 |
2236 |
完全中学 |
5 |
4909 |
1 |
544 |
九年制学校 |
14 |
7751 |
2 |
446 |
十二年制学校 |
1 |
544 |
1 |
544 |
小学 |
72 |
60214 |
16 |
14951 |
幼儿园 |
125 |
37916 |
48 |
15302 |
职业教育 |
2 |
3903 |
1 |
1078 |
其他教育 |
17 |
288 |
|
|
积极推动科技创新,深化产学研合作。年内列入国家、市各类科技计划项目74项, 获国家、市科技经费4651万元,认定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36项。12家企业被评为上海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 8家企业获评“2010年度上海市创新型企业”,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3家。海隆石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建立的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获得 “全国先进院士工作站”殊荣。全年专利申请量4300件,其中发明专利1672件,实用新型专利2321件,外观设计专利307件。
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市民科学素养。完成72个村级科普画廊建设;成功创建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3家、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2家、上海市专题性科普场馆3家;高境镇、庙行镇被评为2010年上海市科普示范社区,罗泾镇陈行村被评为“全国科普惠农示范基地”。组织开展 “相约名人堂—与院士一起看世博”等系列“世博”宣传活动,“万人科普培训活动”举办418期,培训3.06万人次。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取得新发展。全年文艺演出下乡105场;公益电影放映5000场,观众超过60万人次;文化资源配送610次,为1.8万户农民安装有线广播,组织开展世博文化系列活动。大型现代沪剧《红叶魂》演出80多场,得到广泛好评。创作作品三人舞《双面胶》和二重唱《永远在一起》获全国第十五届群星奖。
至年末,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建成开放。全区有区级文化馆2个,街镇公共文化站(中心)12个,区级图书馆1个,街镇图书馆12个,娱乐经营场所380家,影剧院9家,区有线电视分中心4个,有线电视用户数达49.41万户。全年区广播电台公共节目播出时间5097小时,其中自办节目4120小时;区电视台公共节目播出时间5908小时,其中自办节目2196小时。《宝山报》出版49期。
加大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群众就医条件。宝中心改扩建二期工程、华山北院新建和大场医院迁建等项目有序推进。顺利完成17万人麻疹疫苗接种任务和一批医疗惠民实事。至年末,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40家,卫生技术人员5926人,医院核定床位4293张。年内门急诊966.26万人次,增长9.3%;入院9.39万人次,增长7.5%;住院手术2.42万人次,增长3.6%;健康检查45.98万人次,增长11.9%。民营医疗机构(不含诊所)卫生技术人员251人,年门诊量11.32万人次。
竞技体育成绩喜人。我区培养、输送的运动员许昕和队友在莫斯科世乒赛上获得男团冠军,射击运动员莫俊杰在射击世界杯分站赛(北京站)获得男子飞碟双多向冠军,朱文君在全国射箭室外锦标赛中获得50米单项和全能第一。在上海市第十四届运动会上,我区运动员在青少年组比赛中获得57.5枚金牌、30枚银牌和25枚铜牌,名列第五,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并出色承办了沙滩排球、男子手球、重剑和乒乓球四项赛事。
群众体育蓬勃发展。年内成功承办2011上海世界游泳锦标赛倒计时一周年宝山分会场活动、世界行走日上海站活动等。举办多场“全民健身与世博同行”群众体育主题活动,百企足球赛、百村篮球赛等百字系列活动形成规模,做成品牌。开展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完成有效监测2400份。
体育设施加快发展。宝山体育中心改建项目有序推进,新建1个百姓游泳池、3处社区公共运动场、20处农民健身家园。体育产业稳步推进。体育彩票销售首次突破亿元,达到1.1亿元。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至年末,全区户籍人口88285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26986人。全年出生人口6440人,出生率7.37‰;死亡人口6637人,死亡率7.60‰;人口自然增长率-0.23‰。
完善促进就业体系,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全年新增就业岗位30428个,实现非农就业7206人。创建一门式创业服务站,帮助成功创业796人,带动就业4556人;搭建服务平台,加强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设,举办各类招聘会759场,开展技能培训13258人次;加强就业援助,安置困难人员就业1871人,帮助103名“零就业家庭”成员实现就业,安置刑释解教及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就业115人。至年末,全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9713人。
居民收入较快增长,民生继续改善。据抽样调查,全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26917元,比上年增长10.5%;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6104元,增长11.1%。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19829元,增长9.6%;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780元,增长10.2%。
城乡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继续增加。据抽样调查,至年末,平均每百户城区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轿车11辆,空调194台,电脑87台,彩电178台,电冰箱100台。平均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轿车8辆,空调160台,电脑52台,彩电173台,电冰箱98台。至年末,居民家庭储蓄存款余额937.71亿元,比年初增加112.54亿元,增长13.6%。
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提升。全年竣工新建居住区配套公建设施42.74万平方米;拆除旧住宅建筑面积41.3万平方米,动迁居民1882户;完成旧住房综合改造25.85万平方米,在建116.28万平方米。居民住房成套率99.3%。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至年末,参加农村养老保险6.01万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4.42万人;外来从业人员参加综合保险25.58万人;外来从业人员参加城镇保险9281人。全年新征用地、历史遗留问题人员0.3万人纳入镇保;老年农民纳入农保统筹管理0.68万人。农保月均养老金由427.9元提高到480.9元,老年农民最低月养老金标准由220元提高到280元,征地养老人员月生活费标准由685元提高到765元。廉租房保障准入标准放宽,住房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新增廉租房受益家庭599户,累计落实补贴2538户。
养老服务加快发展。至年末,有收养类机构37家,其中社会福利院1家,养老机构36家,床位7417张,收养人数3873人;有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13家,助老服务社14家,为11225名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对其中5657名生活困难老人给予政府服务补贴。
扶贫帮困工程不断推进。全年投入社会救助资金2.09亿元,28927人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1513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年内安置残疾人就业157名,建成无障碍停车标志100处,1720名城镇重残无业人员纳入基本医保,为606名重残无业残疾人提供机构和居家养护服务。“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创建工作顺利通过中国残联验收,“阳光家园”总面积7244平方米,吸纳647名残疾人参加劳动就业、康复培训。至年末,有104家福利企业,从业人员5979人,其中残疾人2015人。
十三、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以第四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为平台,着力提高环境质量。全年区级环境保护总投入18.8亿元,对九大领域共178个项目实施推进,罗泾镇4个村启动生态村创建工作。环境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全年组织环境检查2067户次,立案处理86家单位,其中行政处罚63家。完成各类污染源环境监测500户,对6户严重超标企业实施限期治理,关停关转企业70户。“十一五”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全面完成。区控COD减排项目100个,减排量540吨;SO2减排项目75个,减排量1721吨。
截污治污工作取得成效。年内完成西干线及其支线、北部地区宝安公路污水干管建设;完成21公里污水二级管网敷设;污水纳管率由上年的70%提高到80%;完成4268户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置。
生态环境继续改善。新建绿地面积119.7公顷,其中公共绿地54.1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上年的41.5%提高到4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上年的21平方米提高到22平方米。三湘盛世绿地、智力产业公园、梅林路小花园等绿化项目竣工。
安全生产事故持续下降。全年生产安全死亡事故21起,死亡21人,比上年分别下降8.7%和19.2%;道路交通事故188起,增长11.2%,造成119人死亡,财产损失51.46万元;火灾事故604起,增长14.4%,造成1人死亡,财产损失137.01万元。
说明: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增 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