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谢您长期以来对宝山文旅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关于保护宝山古代文物及开展宝山建立300周年主题活动的建议》我局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物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热情关心下,宝山文物事业保护利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文物现状
目前,我区共拥有各级不可移动文物90处(其中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9处,宝山区文物保护单位8处),全国爱国主义示范基地1处,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处,宝山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0处。
近日,上海公布了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150处不可移动文物中,我们宝山有6处:吴淞炮台抗日遗址、吴淞炮台(陈化成抗英牺牲处)、山海工学团遗址、无名英雄纪念墓遗址、罗店红十字纪念碑、姚子青营抗日牺牲处。最早从1842年的宝山区吴淞炮台遗址(陈化成抗英牺牲处),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时100多年,彰显了近代以来上海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画卷。
二、保护利用情况
一是随着全社会保护文物的意识进一步增强,文物保护工作由抢救性保护为主,向抢救与预防性保护为主转变;由文物本体保护为主,向文物本体与周边环境保护并重转变。
二是在已完成全区不可移动文物立碑工作的基础上,今年又进一步为所有的文物设置二维码标识,可随时通过扫码展现文物背后的历史典故和现代风貌,让文物变得“可阅读”,便于广大市民群众了解每处文物背后的故事。同时,在“宝旅中心”微信公众号中也以不可移动文物为核心内容,打造“文化地图”,为市民及旅游者提供导航、导游、导览为一体的智慧旅游体验,达到人与文物的互感、互知、互动,进一步提高人们对文物的保护意识,进而留住更多的城市历史记忆。
三是我区在近几年共投入了各级财政经费1000多万,先后组织对16处各级文保单位和文保点实施了修缮保护和环境整治,其中包括:市优秀历史建筑1处、市文物保护单位2处、区文物保护单位4处、区文物保护点9处。
四是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提升网上政务服务水平,我们积极开展依申请办理的行政权力事项办事指南修订、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工作,对涉及文物保护方面的行政审批实行简化调整,在严把质量关中,做好各类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程修缮送报审批事项。此外,对新发现的未核定为文物的文化遗产,也做好核实登记,为开展后续认定的专家论证作好充分准备。
三、关于张任墓的情况
张任墓出土的石人石马等文物经修缮后,于2018年区文旅局与顾村镇、宝山生态专项工程建设指挥部、区文物保护管理所协商并达成共识,将这批出土文物放到张任祖籍顾村镇的顾村公园内(需结合顾村公园二期工程,但该工程还未完成,故出土文物尚未正式展出)。
四、下一步工作目标
一是推进文物保护利用的后续工作。不断完善文物工作平台,依托街镇力量,推进层级管理,与各街镇加强日常联络,将文物的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二是积极探索新模式。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充分发挥集聚效应,调动各文保单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推出具有上海特色、宝山特点的文博活动,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1.扩大建筑开放名单。本着“应开尽开”的原则,逐步扩大“可阅读”建筑开放的覆盖面,使更多的市民和游客不仅可以通过二维码“阅读”建筑,更可以走进建筑内部参观。
2.拓展微旅行线路。继续丰润旅游内涵和底蕴,不断打造讲得出故事、悟得到情怀、触得到灵魂的微旅行线路,增强“建筑可阅读”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发挥红色遗址遗迹的宣传教育功能。
3.打造文化地标。“微更新”形式为主,启用线上线下联动理念,线下制作标识导引类、主题小品类、公共景观类等不同形式的落点地标(标识);线上设立公众号或App,浏览脉络清晰的地标落点和相关信息介绍,唤起已消逝的历史文化记忆。
4.结合“四史”开展教育。运用红色文化资源与当前开展的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明史爱党,明史爱国,凝心聚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
在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同时,我们要进一步发挥文物资源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充分挖掘其历史文化内涵,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着力打造文化新地标,为凝聚新时代爱国主义的磅礴伟力献计出力、多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