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区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06-12-07
【字号
大
中
小】
——2005年1月25日在上海市宝山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宝山区区长 吕民元
各位代表: |
现在,我代表宝山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4年工作回顾
2004年是我区坚决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一年。在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和中共宝山区委的领导下,区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市委八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围绕区第四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按照区委四届三次、四次全会的工作要求,紧紧依靠全区人民,全面完成了区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全年完成增加值266亿元,可比增长22.5%;区地方财政收入45.2亿元,同比增长42.8%,区级可用财力达51.4亿元;工业销售产值547.1亿元,同比增长29.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1亿元,同比增长17.4%;外贸出口19.2亿美元;新增就业岗位3.5万个,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3万人以内;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08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772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1.2%和10%,特别是两岛农民收入又有了新的提高;全区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5.2%。
同时,《宝山区域总体规划纲要》和《宝山区域总体规划实施方案》编制完成,并获市政府批准;第四届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节、宝山区运动会等重大活动成功举办;全国民兵训练工作会议、全国国防教育经验交流会保障工作顺利完成;我区荣获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区称号,并被农业部命名为生态示范区;高境镇成功创建国家卫生镇,庙行镇、淞南镇、顾村镇等被评为上海市一级卫生镇,罗店镇被评为中国著名小城镇,淞南镇、月浦镇分别荣获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镇、全国文化先进社区称号。
一年来,我们做的主要工作是:
(一)坚决贯彻宏观调控政策,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协调发展
进一步明确了区域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加快形成产业集聚、居住集中、组团发展的新格局。以《宝山区域总体规划纲要》为依据,编制完成《宝山区域总体规划实施方案》,完成了各乡镇总体规划和街道社区规划,实现了宝山区域与乡镇、街道总体规划全覆盖,为区域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规划基础。根据规划布局,南部地区按照“四增两减”要求,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化水平,发展都市产业和楼宇经济;中部地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物流业、商贸商务、房地产业等,建设现代化滨江新城;北部地区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建设工业新高地;长兴岛发展船舶、港口机械及相关配套业,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业;横沙岛建设森林生态和休闲旅游度假岛。
进一步调整了二、三产业结构,着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全区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29.3亿元,可比增长23.7%。工业园区化战略加快推进,宝山工业园区的一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顺利实施,屹丰模具等一批大项目落户园区,佳通轮胎项目正式签约;出台了《关于鼓励工业项目向宝山工业园区集中的若干意见》,形成了全区共同办园区的良好氛围;城市工业园区和区级工业园区建设也取得较好成绩。全区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33.9亿元,可比增长22.6%。乐客多生活购物中心、海滨社区商业服务中心(农工商超市宝山店)等一批具有集聚效应的大中型商业项目竣工开业;房地产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商品房新开工310.4万平方米,销售254万平方米,存量房交易209.7万平方米;吴淞国际物流园区建设初具规模,宝湾国际物流一期等项目建成运营,农副产品物流基地、中储物流基地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进一步完善了管理制度,有效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和资源集约利用。建立了经济指标预测分解体系,加强了对经济发展预期目标的监控。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探索建立了项目预审,“批项目、核土地”和“重点项目与土地计划挂钩”的管理机制。制定了配套商品房建设管理办法,有效推进了重点项目建设。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清理,取消、停建了17个占地多、能耗高、产出低的项目。在继续推进2003年已出让土地动拆迁、交地等工作同时,又通过招标、挂牌方式推出经营性土地13幅、共126.4公顷,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进一步深化了改革,全面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按照年初区改革工作会议确定的目标,区属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基本完成,镇、村集体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两级三层国有、集体资产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完成了宝山工业园区、罗泾镇行政区划及管理体制调整工作。合并了区房地局和区住宅发展局,成立了新的区房地局和区土地储备中心。组建了城市管理监察大队。市容环卫体制综合改革顺利开展。供水体制一体化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仁和医院转制稳步推进。成功举行了宝山区(香港)投资推介会。全年利用外资8.3亿美元,利用外资的质量明显提高。新增民营企业5404户,注册资金55.5亿元。
进一步加强了市场监管,切实维护经济秩序。深入开展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加大打击地下无证无照食品加工窝点力度,建立了覆盖全区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知识产权保护、中介机构规范、公平交易执法、消费者权益维护等工作也取得了较好成绩。大力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对2844家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进行了清理和整顿,取缔了924家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淘汰了一批污染重、能耗高、产出低的企业。
(二)以建设现代化滨江新城为目标,城乡建设和管理工作扎实推进
按照“城乡环境面貌显著改观,城乡管理水平显著提高”的要求,把加强城乡建设和管理作为夯实发展基础的重要工作,作为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和质量的重要抓手。
扎实推进环境建设与整治,着力提高环境质量。全年新建绿地270公顷,其中公共绿地158公顷,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6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9%。“一环五园”生态绿地建设前期工作顺利推进,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和白鹭公园开工建设。沪太路、逸仙路、同济路、月罗公路等道路绿化改造工程以及月亮湾、杨盛河等绿地建设全面完成。在巩固2003年百路环境综合整治成果的基础上,又完成104条道路整治任务,道路两侧环境面貌明显改善。继续加大拆违工作力度,拆除违法建筑44.6万平方米,有力遏制了违法建筑“回潮”现象。深入开展公共客运市场专项整治,客运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完成了区域内市、区两级16条骨干河道的专项整治,加大了中小黑臭河道整治力度,水环境质量和河道两岸环境进一步改善。继续有效实施第二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初步建立了区域环境监测、评估体系。完成污染源整治225户,污染源进一步削减。通河新村街道、吴淞镇街道创建基本无燃煤区通过市级验收。吴淞工业区烟粉尘无组织排放整治工作加快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取得新成效。
切实加强城乡建设与管理,着力改善城乡环境面貌。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中船长兴基地和浦钢罗泾(月浦)基地的前期动迁工作稳步推进。罗店中心镇核心风貌区五项标志性工程建成并对外开放,北欧风貌的特色城镇初具规模。西城区市政道路、公建配套、大型绿地相继启动建设,一批商品房建成对外销售。顾村居住示范区建设进展顺利。大场老镇改造按计划积极推进。轨道交通一号线北延伸、逸仙高架路北延伸、郊环线(宝山段)、友谊路辟通、铁力路和铁山路北延伸等工程竣工通车,轨道交通三号线、蕰川路、宝杨路等工程正抓紧施工。区委党校迁建工程按时竣工并交付使用。135公里的农村公路建设任务全面完成。208公里防汛墙(宝山段)和海塘岁修工程完成,确保了全区安全度汛。深井水切换工程扎实推进,罗店、大场、顾村、杨行四镇的13.5万居民吃上全市大系统的自来水,饮用水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新辟、调整、延伸公交线路31条,区域公交线路布局进一步优化。开展了城管一号、二号综合执法行动,初步形成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长效管理机制。市容环境管理明显加强,一批环卫基础设施项目稳步推进。加强居住区物业管理应急维修网络建设,城区应急维修实现全覆盖,保安、保洁、保绿、保修服务进一步规范,各乡镇、街道参与物业监管力度明显增强。
(三)认真落实《上海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行动纲要》,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新成绩
大力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区校、区企合作进一步加强,区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顺利建成,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企业孵化工作成效明显。科普教育基地、科普宣传街等项目圆满完成。区办公业务网功能进一步完善,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工作逐步深化,市民信箱推广和“百万家庭网上行”培训工作继续推进。结合宝山教育发展实际,提出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争创教育先进区”目标。“加强初中建设工程”通过了市督导验收,行知中学进入了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行列,宝山职校顺利通过上海市“全国重点职校”评审验收。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26所学校操场改造和186所学校食堂达标工程,基本完成行知中学改扩建一期和顾村中学改造工程,建成启用区早教中心、月浦实验学校、行知二中新校。加快办学体制、机制改革步伐,学校内涵建设进一步加强,教育信息化深入推进。制定了人才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完善了人才选拔、考核和激励机制,构筑了吸引各类优秀人才的平台,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初步形成。
编制完成《宝山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并积极组织实施。三级医疗网络进一步完善,罗泾镇、罗店镇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基本完成,市一宝山分院总体改造顺利开展。建设健康城区三年行动计划稳步实施。“巡回医疗进农家”活动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积极开展“关爱女孩行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成绩。
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弘扬和实践宝山精神,展示变样成果,宣传劳模事迹,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不断提高。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文明小区、文明村创建覆盖率达90%。军民共建、企居共建、城乡共建取得新进展,志愿者行动和文明行业创建活动稳步推进。制定并实施《宝山区迎世博文明行动实施计划》和《宝山区创建学习型城区三年行动计划》。第四届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节、宝山区运动会成功举办,极大丰富了宝山人民的文体生活。宝山民间艺术团参加了在法国巴黎举办的中法文化年“上海周”活动并深受欢迎。组团代表上海市参加第五届全国农运会,实现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完成了8万户有线电视双向网络改造工程、通河市民健身活动中心主体工程和区文化馆(艺术广场)改扩建工程,新建居民健身苑点25个。完成了由上海市国动委组织的国防动员网上演练任务,国防建设和国防教育深入推进。完成了“8.13”防空警报试鸣演习任务,人防战备工作进一步加强。启动了《宝山区志》的编修工作,档案、民族、宗教、侨务、对台等工作也取得了较好成绩。
(四)继续深化农业结构调整,拓展非农就业,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生产任务。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规模经营深入推进。上海金篮子农产品配送有限公司、北部水产养殖中心等农业龙头企业实力进一步增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初具规模。食用农产品安全工作进一步加强。横沙渔港建设工程开始启动。
禽流感防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采取有力措施,对全区所有家禽及饲养场实行了强制免疫、强制消毒、强制封闭,加强了家禽流通领域的监督检查和免疫监测,确保了全区无疫情发生。
促进农民增收,维护农村稳定的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积极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非农就业,全区实现非农就业1万人以上。农村低保与城镇低保操作程序顺利并轨,为实现农村低保对象“应保尽保”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按照中央关于村务公开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各项规章,统一规范村务公开形式,建立了考核督查机制,提高了工作实效,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
(五)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就业保障和维护稳定工作进一步加强
牢固树立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思想,把促进就业作为安民富民的根本途径,把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作为促进文明进步、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作,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核心目标,强化群众观念,加大投入力度,巩固基层基础,全力加以推进。
继续完善政府促进就业责任体系。全年新增就业岗位3.5万个,完成市政府下达任务的133.1%。实施“万人就业项目”12个,共开发就业岗位4815个。开发4050项目41个,安置就业困难人员1631人。新发展自主型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1061个,新增就业岗位2330个。安置就业特困人员2187人,确保了就业特困人员托底安置。进一步加强了劳动力市场监管,妥善处理劳动争议和纠纷。
扎实推进小城镇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全年有12899人参加小城镇保险,新征地人员社会保障率达100%。不断推进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外来从业人员参保达13.1万人。加大了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和保障力度,对每月养老金低于75元的老年农民实行了政府托底补贴,直接受益人群达到1.8万人以上。提高了部分退休劳模的生活待遇。为2.1万名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发放生活救助资金5060万元;实施医疗救助4197人次,救助金额426万元。加快推进养老设施建设,为老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进一步改善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不断推动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
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建立了“六位一体”的维护社会稳定队伍,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广覆盖、区域性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网络。社会治安形势保持稳定良好,全区刑事案件发案率下降5.2%,万人发案率下降6个万分点。加强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及时妥善处理各类信访问题和群体性事件。人民调解工作不断加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六)以实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围绕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目标,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逐步理顺政府与企业、市场、社会的关系,努力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认真开展行政许可清理工作,完成了行政许可事项清理、行政许可实施主体认定和政府规范性文件清理等工作。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事项,优化审批程序,压缩审批时限,建立“绿色通道”,推行并联审批,提高政府办事效率。认真落实《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按照“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政府信息及时主动向社会公开。创办《宝山区人民政府公报》,免费发放,提供市民查阅。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网上办事、便民服务和“书记、区长信箱”等工作进一步加强,宝山政府门户网站荣获全国地市电子政务管理奖。坚持定期向区人大常委会通报重要工作情况的制度,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主动向区政协通报工作,重视发挥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作用。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自觉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
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加强督查工作,积极推进政府各项决策的贯彻落实。完善公共突发事件处置预案,提高反应速度,各类突发事件得到妥善处置。改进政府工作作风,压缩会议,减少文件,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基层调研,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制定了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行政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了公务员行政行为。实施公务员在职教育培训计划,推行公务员选拔任用竞争机制,切实提高公务员素质和能力。开展“网上评机关”活动,大力推进服务型机关建设,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有了新提高。
高度重视人大代表书面意见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共办理意见和提案451件,办结率100%,满意率又有了新的提高。2004年区政府确定的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事项目全面完成。
各位代表,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加速宝山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宝山变样的道路上,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还不尽合理,经济增长方式有待进一步转变;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动迁难的问题比较突出,城乡建设和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政府部门部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还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在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协调发展的同时,紧紧依靠全区广大干部群众,通过深入扎实的工作,认真地加以解决。
二、2005年主要任务
2005年是完成“十五”计划、编制“十一五”规划的一年,也是实现三年中变样目标的一年。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区委四届五次全会提出的“坚定信心,扎实工作,胜利实现三年中变样目标”的工作要求,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夯实基础,提高水平。进一步调整结构,优化布局,着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切实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加快建设,加强管理,全面促进城乡环境面貌显著改观;进一步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积极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进一步突出以人为本,切实关注民生,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社会,力争超额完成三年中变样任务。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增加值增长20%左右;区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2%左右;工业销售产值增长2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左右;新增就业岗位3万个以上,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3万人以内;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左右;全面完成“十五”计划,为“十一五”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做好今年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定信心,扎实工作,注重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坚持科教兴区,全面发展。认真贯彻落实科教兴市主战略,以“两个第一”的思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并把这一战略的实施,贯穿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去,促进宝山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是坚持注重质量,提高效益。牢牢把握宏观调控、上海市产业布局调整和世博会筹办的契机,更加注重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更加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切实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积极发展循环经济、集约经济;更加注重推进三个集中,抓好世博会重大项目入驻各项工作,加快宝山工业园区开发建设。
三是坚持团结鼓劲,乘势而上。注重调动全区各方面的积极性,继续保持心齐、劲足、风正、气顺的大好局面,把蓄势待发的势能转化为加速发展、加快变样的动能,努力实现经济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城乡建设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社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四是坚持执政为民,关注民生。进一步加大促进就业的工作力度,形成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长的良性机制。更加重视改善人民生活,特别是要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注重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在实现宝山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中,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五是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全面完成“十五”计划、胜利实现三年中变样目标的同时,深入研究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认真编制“十一五”规划,为五年大变样和宝山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今年,我们要重点做好十方面工作:
(一)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全面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按照《宝山区域总体规划纲要》确定的“一整体、五分区”功能定位,加快推进产业布局调整,形成产业集聚、居住集中、组团发展的新格局。继续推动二、三产业共同发展,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优势产业,稳定均势产业,淘汰劣势产业,促进精品钢延伸、造船配套、物流、能源、旅游等五大特色产业发展,提高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抓住国内外产业转移、上海产业布局调整、宝山工业园区和两大基地建设的契机,加快推进精品钢及延伸业向宝山工业园区集中,推进船舶配套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和项目储备。宝山工业园区要继续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建成园区主要道路网络,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资金密度高、产出水平高的支撑性项目,推进已签约项目早建设、早投产。城市工业园区和区级工业园区要按照“产业集聚、项目集中、土地集约”的要求,加快综合配套建设,提高项目产出率,切实提升发展水平。继续做好中船长兴基地和浦钢罗泾(月浦)基地的有关工作,全力推进两大基地建设。盘活区域内存量资产和资源,加快发展都市产业和楼宇经济。
以房地产业、商贸业、物流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大力促进第三产业发展。调整优化房地产业布局和结构,提高开发档次和水平。强化市场监管,规范交易行为,进一步搞活房地产二、三级市场。商品房新开工300万平方米,销售230万平方米,存量房交易200万平方米,配套商品房销售100万平方米,不断提高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完善《宝山区商业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加快推进商业布局结构和业态结构的调整优化,培育牡丹江路、大华等区域性商业中心,规划建设高境、顾村等新型社区商业中心,加快形成适应多层次消费需求的商业格局。继续实施好安信生活广场、北上海商业广场、殷高西路组团商业设施等重大商业项目。推进标准化菜市场建设,做到便民利民。继续加快吴淞国际物流园区和航运经济发展区建设,抓好宝湾国际物流二期、钢铁总部物流基地、中集汽车工业园等项目,培育现代化的钢材批发、交易市场。进一步整合仓储运输业,大力提升物流业发展水平。加快推进咨询业、信息服务业、社会中介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全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把进一步贯彻落实宏观调控政策作为引导产业升级的新动力,完善落实经济指标监控体系,健全投资项目预审制和“批项目、核土地”机制,从规划定位、产业功能、技术先进程度、投资强度、税收贡献、创造就业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审。加快调整和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低产出的企业,重点发展产业能级高、环保型的项目,提升产业能级。进一步鼓励、引导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二)继续贯彻科教兴市主战略,大力推进科教兴区,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牢固树立“两个第一”的思想,按照《上海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行动纲要》,深入推进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加强社会事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的研究,切实抓好推进落实。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与高校、科研单位的交流合作,加快留学生创业园和纳米科技园区建设。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新发展高新技术企业10家,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5项。充分发挥区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的功能,促进企业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抓好2005年宝山科技节活动,完成电子科普画廊、市民科技学校、科普村(居委)等实事项目,使全区科普村(居委)覆盖率达到70%以上,公众的科学素质进一步提高。加强社保卡、市民信箱的管理和使用,完成乡镇、街道局域网建设,加快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和社区信息化建设。逐步完善网上办事体系,启动开发实有人口、基本单位、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三大数据库,建设涵盖教育卫生、文化娱乐、交通旅游、商业购物等领域的地理信息系统,为市民提供服务。
以“全国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和“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区”为抓手,大力推进基础教育均衡、优质、内涵发展。扎实做好上大附中新疆班各项工作。高标准建设罗店中学,基本完成行知中学扩建工程,启动宝山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确保吴淞中学进入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行列。进一步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完成25所中小学操场改造和中小幼学校安全装置建设。继续落实相关奖励措施,区财政每年安排400万元奖励资金,用于对骨干教师的培养。继续认真实施“名校、名师、名校长”工程,打造宝山教育品牌。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进一步实施人才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健全人才工作领导体制,落实各项人才政策,完善人才服务体系,加大吸引人才集聚力度。
进一步加强卫生工作。实施《宝山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全面完成公共卫生体系三年行动计划和建设健康城区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努力构建覆盖全区的公共卫生体系。加快推进由区域医疗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组成的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建设,整合医疗资源,完善医疗布局。延伸社区卫生服务,让医生走进家庭,让家庭拥有医生,在确保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前提下,满足社会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需求。认真总结高境镇创建国家卫生镇的成功经验,深入推进国家卫生镇创建工作。启动区公共卫生中心建设,按时间节点稳步推进市一宝山分院总体改造工程,建设大场镇、庙行镇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44个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切实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不断完善人口综合调控体制,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繁荣文化、体育等事业。深入开展“与文明同行,做可爱的宝山人”主题活动,继续推进文明社区、文明镇创建工作,实现文明小区、文明村创建基本全覆盖,培育、形成我区文明创建的亮点和特色。以社区学校、市民讲座、学习型组织创建为重点,以宣传弘扬实践宝山精神为主线,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建立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长效工作机制,加强对网吧及社会文化娱乐场所的管理,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良好氛围。扩大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节等特色文化品牌效应,组织开展“群众文化百千万工程”,继续抓好“一地一品”特色文化项目和“百佳文化小区”创建工作,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进一步整合文化资源,培育文化特色,打造文化品牌。启动建设区文化广播电视中心,推进乡镇、街道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实施宝山体育中心改造工程,建成通河市民健身活动中心并对外开放。积极实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体育活动。进一步加强国防建设,积极做好拥军优属和优抚安置工作,努力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切实保障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举办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活动。认真做好《宝山区志》编修以及民族、宗教、侨务、对台、档案等工作。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切实改善城乡环境面貌
大力推进市、区重大工程建设。积极配合轨道交通一号线北延伸、三号线、七号线、中环线、蕰川路、沪太路等市重大工程建设,确保中环线、蕰川路、宝杨路建成通车和轨道交通三号线主体贯通。开工建设宝安公路(蕰川路—沪太路)、潘川路(沪太路—北蕰川路)等区内骨干道路,基本建成潘泾路。完成“十五”计划确定的境内主要高速公路、主干道、轨道交通建设任务,基本形成“三线五纵七横”的大市政、大交通格局。完成58条、118公里农村公路建设任务。积极配合长江隧桥工程建设,推进两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储备。完善防汛基础设施,完成两岛和大陆海塘岁修工程,做好防汛墙、水闸、涵闸的维修工作。积极推进区公安分局指挥中心迁建工程建设。
继续抓好重点地区开发建设和老镇改造工作。完成罗店中心镇范围内的市政道路、桥梁、路灯、专业管线及绿化工程,推进商品房开发和招商引资,大力培育商业、商务氛围。启动罗店老镇改造工作,实现新镇、老镇联动发展。西城区建设要在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建配套设施的同时,加快商品房、商业商务项目开发及绿化建设进度。继续配合抓好顾村居住示范区工程,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推进二期工程建设。启动顾村沪太路西侧商品房开发。提高宝山外环线以南地区城市化质量和水平,改造“城中村”。按照“两年拆平、四年建成”的要求,实施大场老镇改造,年内基本完成企业及部分居(农)民动迁任务。结合推进“平改坡”,加快对吴淞、海滨及泗塘等地区不成套老公房的综合改造,做到成熟一个、启动一个,不断改善居民居住条件。
加快绿化建设步伐,创建上海市生态良好城区。大力推进“一环五园”生态绿地建设,初步建成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和白鹭公园,建设环北公园一期、东茭泾绿地一期、蔓弯绿地一期和环区绿色生态小道一期。完成蕰川路、铁山路、宝杨路以及吴淞工业区内道路两侧绿化建设项目。基本完成“一镇一园”建设。全年新建绿地240公顷,其中公共绿地150公顷,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7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9.5%,绿化管理达到全市中上水平。
继续推进吴淞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和第二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吴淞工业区内泰和路以北地区所有企业污水实现纳管排放。完成烟粉尘无组织排放整治任务,确保吴淞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任务顺利完成。探索建立吴淞工业区环境管理长效机制。开展罗店化工区环境综合整治,切实改善周边环境质量。启动大场地区化工企业综合整治工作。完成顾村、月浦工业区51户企业污水纳管排放,完成上海大学地区、大华地区基本无燃煤区创建工作。切实加大环保宣传教育、监督执法和管理工作力度,提高环境管理与监察的覆盖面。开展区域环境容量研究,建立区域环境质量评估体系。认真编制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
加大水环境治理和深井水切换工作力度。完成宝山南部地区“一横六纵”骨干水系治理任务,配合市水务局实施污水治理三期和苏州河截污二期工程,新建截污管道93公里、雨水管道70公里、污水泵站3座、雨水泵站8座,整治20条中小黑臭河道,使蕰南地区河道基本消除黑臭。加快北部地区“七横八纵”骨干河道整治进程,完成荻泾二期、马路河二期、杨盛河三期整治任务。配合实施月罗公路污水管道建设。完成全区152条镇(乡)管河道两岸环境整治,提升水环境质量。继续加快深井水切换进程,配合市有关部门,启动建设罗泾水厂和长兴水厂,扩建泰和水厂和陈行腹背水库。
(四)强化管理措施,健全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城乡管理水平
在《宝山区域总体规划纲要》和《宝山区域总体规划实施方案》基础上,编制五大分区规划,完成《宝山区域总体规划实施计划》(白皮书)、《宝山新城总体规划》。开展友谊路街道社区规划修编,完成南部城市化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若干重点地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完成与区域总体规划相配套的专业规划修编。继续加大规划管理力度,创建符合宝山实际的规划研究及编制、规划审批制度、规划综合行政管理、规划批后监管、规划电子政务管理等体系,提高规划综合管理能力。
完善“四个一”的土地管理机制,有效调控土地一级市场。开展新一轮土地梳理工作,摸清各类土地家底,重点挖掘存量土地资源潜力。认真做好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工作,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大土地整治与复垦力度,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健全土地储备机制,有序推出土地公开招标、挂牌、拍卖,促进土地资源合理、集约、高效使用。加强土地市场监管,坚决杜绝违法用地现象产生。加快配套商品房建设,强化管理措施,规范供应行为。
实施“六路一桥一区”市容景观亮化工程,形成区域环境亮点。完成“五纵三横一点”户外广告整治任务,对户外广告设施公共阵地使用权推行公开拍卖。针对“六摊、六乱”和其他影响市容的现象,加大监察力度,开展城管监察专项整治,创建一批城市管理监察示范道路。城区市容景观、日常保洁、固体废弃物收运处置等方面工作达到市中心城区水平,市容综合管理水平进入全市郊区领先行列。继续推进大型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生产垃圾焚烧厂等项目按时间节点稳步实施。继续稳步推进市容环卫体制综合改革。
在巩固前两年百路环境综合整治成果的基础上,完成最后113条道路整治任务。全区创建10条市、区文明样板路,完成20条景观道路整治任务,推出30条乡镇、街道百路环境整治样板路,完成吴淞工业区内40条无名道路的整治任务。加强对沿街商业用房的整治和管理,抓好日常巡查、监督和执法,切实做到有效监管。继续巩固拆违集中整治工作成果,健全管理网络,坚决防止违法建筑“回潮”现象发生。
进一步增强区域道路交通集聚辐射功能,使道路交通综合管理工作达到全市中上水平。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构建公交线路与轨道交通换乘平台。继续做好排堵保畅工作,抓好道路工程施工组织管理,确保百姓出行方便。研究制定货运通道规划,建立区域货运道路专项管理系统,逐步形成“集卡有序,轻重分流”的区域交通体系。继续开展公共客运市场专项整治,集中力量整治长兴、横沙两岛公共客运市场,确保规范有序。
全面加强居住区物业管理。贯彻落实《上海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要求,充分发挥各乡镇、街道在物业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加强调查研究,制定工作方案,用三年左右时间,对居住区物业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整治,进一步规范物业管理行为,提高广大居民对物业管理工作的满意度。
(五)深化各领域改革,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继续优化国有集体资本布局和结构,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区属国有资本在绝大部分经营性领域基本退出的目标,逐步建立以混合所有制为主要形式的企业新体制。加大镇(乡)级集体资本调整力度,推进镇(乡)级集体企业混合所有制和非公有制改革工作。探索村级资产有效运行模式,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继续深化社会事业改革,探索社会资本参与社会事业发展新途径,稳步推进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
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的要求,不断完善与公共财政体制相适应的多元化投资体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社会服务等领域的建设。推行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的集中管理、建设项目投资集中监理制度。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责任,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稳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工作。
按照“平等待遇、开放领域、引导产业、调整结构、创新服务”的要求,大力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允许和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止的一切行业和领域,实现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立民营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引导民营经济加快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上水平。
按照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要求,认真研究国内外产业和资本转移特点,重视和加强国内外交流合作和对口帮扶工作,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主动服务全国。进一步扩大开放,充分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围绕精品钢延伸业、船舶配套业等区域特色产业,力争引进一批质量高、规模大、带动强的项目。
(六)促进劳动就业,健全社会保障,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
切实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促进就业工作平台和促进就业运行机制,把政府出资就业岗位和对企业政策调控的新增就业岗位纳入促进就业工作平台,实现就业实体对接,重点解决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安置问题。完善政府促进就业责任体系,加强对促进就业工作的指导。完善促进就业政策体系,加强产业政策与就业政策的协调,出台鼓励企业吸纳本地劳动力就业的扶持政策和激励政策,把引进项目和引进岗位结合起来,有序、有效地推进经济发展与促进就业的良性互动。以市场为导向,完善促进就业培训体系,着力抓好失业人员的就业再就业培训。加强促进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万人就业项目”、4050项目,大力发展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对就业特困人员实行就业托底安置。加大劳动力市场监管力度,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大力推进小城镇社会保险工作,按照“新帐不欠,老帐逐步还”和“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工作原则,使新征地人员社会保障参保率达100%;同时,落实相关配套政策,分类、分步解决老征地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农村残疾人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100%。不断完善工伤保险和外来从业人员综合社会保险的管理服务,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加强社会救助管理,努力构建具有“宝山特色、全局平衡、重点突出、一口上下”的帮困救助体系。加大助困、助学、助医、助老、助残工作力度,扩大帮困救助覆盖面,提高救助水平。认真做好送医、送药、送科技、送教育、送文化、送就业岗位等系列下乡活动,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进一步提高特困学生补助标准,做到不让一个困难家庭的中小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退学、辍学,积极扶助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子女上大学。建立医疗帮困专项资金,对困难家庭中的大重病患者给予一定的医疗补助。利用社会资源发展多样化养老服务,改善老年人物质和精神生活,做好全区独居困难老人的实物帮困工作,新建养老院1所,新增养老床位200张,实现全区村(居)委老年活动室全覆盖。提高残疾人保障水平,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创造条件。大力支持和促进社会慈善事业发展,形成团结互助、扶贫济困、融洽和谐的社会氛围。
(七)加强社区建设,推进网格化管理,巩固基层基础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加强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按照“社区建设实体化、社区管理网格化”要求,积极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进一步发挥“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体制优势,以“强三实四”为目标,强化街道办事处“组织领导、综合协调、监督管理”职能,提高综合管理社区事务、监督专业管理、组织公共服务和指导居民自治的能力。开展社区建设创建活动,打造精品小区,培育品牌街道,不断增强社区的实力、魅力和活力。
以人口规模、地域面积和功能定位为基本依据,采用新建、改造、调整、共享并举的方式,规划和配置好社区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建成友谊路街道和海滨新村街道社区服务中心,逐步完善社区文体设施,不断健全社区公共服务功能。以社区服务中心为前台,以街道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为后台,构建一口受理、职责分明、联系紧密、内部协办的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务网络。
按照“边界统一、协同巡查、分类执法”的社区管理要求,继续深化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现有社区网格的快速反应能力,确保对社会事件做出应急联动反应和协同处置。进一步提高社区管理的整体水平,缩小城乡差别,接轨中心城区,努力构建社区管理工作新格局。全面推进就业、社会救助、计划生育、矛盾化解等管理服务工作社区化,探索建立社区各方参与、合作共事的社区事务议事协商机构,建立以信息共享为重点的社区公共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八)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努力打造平安宝山
进一步完善以“六位一体”为主体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络体系,严厉打击危害人民群众安全的“八类”恶性案件、恶势力犯罪和重大团伙犯罪等各类刑事犯罪,使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全年刑事案件发案率下降5%,万人发案率控制在万分之五十五以下。完善外来人口属地化管理长效机制,加强对吸毒人员、社区服刑人员、刑释解教人员、闲散青少年的教育管理,预防和减少犯罪。
进一步完善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工作机制,继续落实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做到“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落实社会矛盾化解责任体系,切实解决好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矛盾,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之中。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信访排查预警机制,建立并完善群体性矛盾信息专报制度,提高初信初访的解决率,确保不发生影响全局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
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和责任体系,强化安全生产责任签约考核,全面开展对小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和信用评估工作,切实消除各类事故隐患。以强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监管为抓手,严肃查处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和违法行为,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使一般事故发生率明显下降。
(九)深化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宅基地置换试点工作,促进农民增收
在区域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基础上,编制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和农业土地利用规划。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完成粮食生产任务。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深入推进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规模经营面积力争达到10.5万亩。进一步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专业化经营、品牌化销售、社会化服务,继续巩固提高现有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水平,加强食用农产品监管。鼓励、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推进异地种养业发展。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罗店现代农业示范区、长兴农业综合开发区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按照市政府“先行试点、重点突破”的要求,大力推进农民居住向城镇集中。进一步完善宅基地置换试点方案,启动顾村镇、罗泾镇宅基地置换试点工作,盘活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土地,改善农民居住条件。积极开展农民就业培训,提高非农就业能力,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1万个。巩固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扩大覆盖面。继续做好农村贫困家庭社会救助工作,为农村贫困家庭翻建危房。认真组织第八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抓好村务公开,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全面落实各项农民增收措施,保障农民利益。稳定农民经营性收入,增加农民非农就业收入,提高农民保障性收入,维护农民财产权益性收入,确保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左右。
(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全面提高政府工作水平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继续完善政府工作制度和运作机制,不断提高政府工作水平。全面优化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坚持重大决策都要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充分进行论证、集体讨论决定。建立健全决策后评估机制,及时调整和完善有关决策,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在继续完善经济调节、加强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依法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理顺政府与企业、市场、社会的关系,把政府工作的重点、政策支持的重点、财政保障的重点进一步向社会事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倾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宝山区“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强“宝山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评价与监测体系”建设,增强政府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跟踪监测。完成第一次经济普查,抓紧做好数据库的研究开发和利用。以食品、药品、房产交易和建材装潢等行业为重点,扎实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进一步整合资源,编制完善各类紧急处置预案,切实提高城乡防灾、减灾的综合管理能力和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能力。
积极推进依法行政。认真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强化政府权力与责任的统一,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须赔偿、违法要追究”。继续抓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完善工作规范,建立监督、评议制度。进一步完善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开通各乡镇、街道领导信箱,加强政府与市民的联系,及时、有效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全面完成2005年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事项目。坚持向区人大常委会和区政协通报重要工作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加强政府内部监督,支持监察、审计部门依法独立履行监督职责。
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大力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开展新一轮“万人百企评机关”活动,增强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切实提高行政效能。完善以群众评议为基础、行政首长评鉴为主导的公务员考核制度,继续落实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行政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切实加强对公务员队伍的管理。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切实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不正之风。
政府全体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工作宗旨,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我们是党教育、培养的干部,是党和人民让我们走上今天的岗位。民不宁,我心不安。我们的工作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的一切都要以党的利益、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首要。离开人民群众的帮助、支持,我们将一事无成。我们要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办好人民急需的事;求真务实,办好人民普遍得实惠的事;狠抓落实,办好人民长期受益的事。用我们满腔的热情、真挚的感情,关心群众的疾苦,体察群众的情绪,团结和带领群众不断前进;用我们不懈的奋斗,努力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用我们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惠及千家万户、惠及全区人民。
各位代表,新的目标,鼓舞人心;新的形势,催人奋进。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和中共宝山区委的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帮助下,以“每天当作第一天,用心做好每一件”的精神状态和工作要求,坚定信心,扎实工作,把人民群众对我们的信任和支持化作前进的力量和必胜的信心,为胜利实现三年中变样目标而努力奋斗!
注释:
“四增两减”:四增是指增加绿化,增加公共空间,增加就业岗位,增加公共配套;两减是指减少建筑容量,减轻历史负担。
“批项目、核土地”:是2004年实行的一项旨在强化土地管理的制度,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规定权限,分别在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审批、规划选址和用地预审中,加强用地规模控制与核定,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审批中的用地规模控制,切实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
“供水体制一体化改革”:根据上海市政府的有关要求,宝山区供水业务将纳入上海市自来水市北有限公司范畴,由市北公司逐步切换、全面接管的方式负责宝山区的供水。
“一环五园”: 一环是指绿色环区生态小道;五园是指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庙行东茭泾绿地、顾村环北公园、宝山工业园区白鹭公园、杨行蔓弯绿地。
“百万家庭网上行”:是2003年上海市政府开展的一项实事工程,计划用三年时间,对本市百万社区居民进行信息化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基础性培训,目的是消除数字鸿沟、培育信息消费,提高上海信息化的总体水平。宝山区三年培训的目标是三万人。
“加强初中建设工程”:2002年上海市政府提出用三年左右时间全面缩小校际之间、区域之间初中教育的差距,使三分之一左右相对薄弱初中的办学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推出一批以内涵式发展提高办学水平的初中先进学校群体,全面提升初中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早教中心”:对0—3岁婴幼儿进行早期教育的服务指导机构。
“横沙渔港”:2003年2月20日,区政府决定命名长兴岛横沙港为渔港,同年4月农业部予以公布。该渔港规划项目总投资预计1.2亿元,计划建成集水产批发交易与加工、船舶综合补给与修理、旅游观光与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国家级中心渔港。
“万人就业项目”:政府出资购买、政府特许经营以及无偿使用公共资源开展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项目。
“六位一体”:是指由公安队伍、治安辅助巡逻队、物业保安、社区综合协管员、治安防范志愿者和司法社工组成的维护社会稳定队伍。
“两个第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三个集中”:是指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一整体、五分区”:一整体是指以宝山区425平方公里区域为系统,努力建成一个分工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滨江新城;五分区是指中心城区、新城区、产业区和长兴、横沙两岛。
“群众文化百千万工程”:百是指百场欢乐在社区文化活动、百场文化下乡演出、百场社区市民讲座、百支社区文艺团体展演、百件优秀文艺作品创作;千是指一千场公益性电影送农村、海岛、社区活动;万是指万人参与,万人享受贴心文化活动。
“三线五纵七横”:三线是指轨道交通一号线、轨道交通三号线、轨道交通七号线;五纵是指逸仙路—同济路、江杨南路—江杨北路、共和新路—蕰川路、潘泾路、沪太路;七横是指长江路—长江西路、外环线、水产路、宝杨路—宝安公路、友谊路、郊环线、石太路。
“一横六纵”:一横是指走马塘;六纵是指桃浦、西弥浦、东茭泾、西泗塘、南泗塘、小吉浦。
“七横八纵”:七横是指新川沙河、顾泾、练祁河、马路河、湄浦、沙浦、蕰藻浜;八纵是指罗蕰河、新槎浦、荻泾、潘泾、杨盛河、随塘河、北泗塘、沈师浜。
“四个一”:是指一个口子进、一个池子蓄、一个渠道出、一套班子管的土地管理机制。
“六路一桥一区”:六路是指外环线宝山段、逸仙路—同济路、牡丹江路、友谊路、淞滨路、宝杨路;一桥是指吴淞大桥;一区是指吴淞客运中心区域。
“五纵三横一点”:五纵是指牡丹江路、逸仙路—同济路、江杨南(北)路、共和新路—蕰川路、沪太路;三横是指淞滨路、外环线宝山段、友谊路;一点是指吴淞客运中心。
“六摊、六乱”:六摊是指早点摊、百货摊、水果摊、洗车摊、修配摊、夜排挡;六乱是指乱设摊、乱搭建、乱张贴、乱涂写、乱晾晒、乱堆放。
“强三实四”:强三是指强化第三级——强化街道“统揽全局、整合信息、协调资源、建设队伍”的功能,发挥街道党工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实四是指夯实第四级——强本固基,充分发挥居民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创造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最终实现“强核心、聚人心”的工作目标。
“八类”恶性案件:是指刑事案件中杀人、抢劫、伤害、强奸、爆炸、绑架、劫持、放火等八种暴力犯罪案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