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宝山区委:
贵部门在九届二次政协会议提出的9B013号提案《常态化疫情下提升基层社区治理能力建设的建议》已收悉,我局对疫情防控期间社区治理进行了总结和研究,现将9B013号政协建议办理情况回复如下:
一、加强基层党建,健全党组织选人用人机制
一是把好人员入口关。实施“头雁计划”,严格落实居村党组织书记区级备案和调整联审制度,选优配强居村党组织书记,提升党组织引领治理能力。推进“社工成长”计划,加强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提高持证社工比例,选拔优秀青年社工进入居村“两委”,推动社工人才成长。
二是社区治理学院聚力赋能。加强“1+5+12+N”赋能网络体系建设,突出实践实战实训,一体化实施居村干部培训“赋能季划”。进一步提高培训受众覆盖面。运用实景,精选课程,问题导向,以培促训。做实首批12个2.0版社区干部实训基地,深入推进“善治星工场”计划,持续提升居村干部能力。
三是做实全区2791个微网格。指导街镇配齐配强微网格党组织负责人、网格长、专职网格员,吸纳社区达人、新就业群体等进网入格,实现微网格党组织建立、微网格党组织负责人与微网格长一肩挑的“双百”目标。推动运行机制落实,健全微网格“四个一”工作制度(每日一巡查、每周一排查、每月一联查及每月一次联席会议),不断激发社区自治活力。
二、深化数字建设,完善社区治理信息系统
为深化基层治理,区信息委将进一步强化对社区基础数据的整合,开展“数字小区”建设,完善对实有人口、地址等社区基层数据要素进行治理,整合已有数据标签,形成全区“数字小区”底图,推动社区治理智能化,区民政局也将对此开展数据排摸、提出需求清单,配合建立社区治理基层信息系统。
三、完善招录机制,提升基层干部服务能力
一是强化社工招聘力度。加快补充年轻血液,2019年以来共招录社区工作者998人(2020、2022年专项招录应届毕业生125人),并积极对接高校、区就业促进部门,对毕业生进行政策宣讲和岗位推介。创新采用“一考两用”工作机制,明确笔试成绩保留至年底、可用于参加补录,确保应招尽招、应录尽录。
二是优化教育培训体系。构建“立体化、多层次、全覆盖”的培训体系,分层分类举办初任培训、集中轮训、骨干社工能力提升、“小巷总理”成长营等班次,有效发挥典型引领和辐射效应,提升队伍整体水平。积极发挥社区干部实训基地增能作用,开展挂职锻炼等多类型社区治理实务培训,实施“学前遴选、学中评价、学后追踪、多方评价”效能考核机制。举办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辅导班,引导社工积极参加考证,提升专业化能力水平。目前,全区社工持证率为32.77%,其中助理社工师1005人,社工师245人,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
三是提升队伍职业认同。制定下发《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推进社区成长的实施意见》,完善社工成长路径的顶层设计。成功举办首届宝山区“社工节”,发布首张社工工作证,实现全区社工“亮证”上岗。紧贴社工需求,推出“政策红利”“专属福利”“赋能项目”三大助力包。朱燕军、苏莉、顾燕等入选或提名“上海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
四、强化激励导向,健全社区工作者考核机制
一是健全考核机制,实现能进能出。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社区工作者管理,充分调动社区工作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夯实基层治理基础提供坚实的队伍保障,区民政局于2020年12月修订完善了《宝山区社区工作者考核指导意见》(宝民业务〔2020〕24号),进一步改进和落实社区工作者考核制度,完善激励与退出机制。根据文件精神,各街镇均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具体的考核办法或实施细则。
二是合理调整薪酬,实现优绩优酬。根据市文件规定,社区工作者薪酬由基本保障部分和考核激励部分构成。基本保障部分占70%左右,其中:基本工资、交通补贴、伙食补贴全区统一标准,按月发放;岗位津贴由各街镇结合岗位实际确定。考核激励部分占30%左右,包括绩效工资以及加值班、未休年休假补贴等,由各街镇结合考核结果、工作成效及实际情况自主分配。按照文件要求,社区工作者薪酬由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每年联合发文,随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一并调整。我区严格按照市区文件精神,每年调整社区工作者薪酬水平,同时,强化薪酬的激励导向作用,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按照考核结果确定绩效工资水平,切实拉开收入差距,向“急难繁重”一线艰苦岗位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