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九届二次会议9B113号提案的答复_历届建议提案_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对区政协九届二次会议9B113号提案的答复

信息来源: 区发展改革委 发布时间 2023-07-11
【字号
  • 所属类目: 历届建议提案
  • 主题分类: 其他
  • 体       裁: 其他
  • 发布日期: 2023-07-11
  • 发文字号:
  • 发文日期: 2023-07-11
  • 公开类别: 主动公开
  • 机构名称: 区发展改革委

尊敬的陈斌寅、王君婷、周佃民、张静等委员:

         您好!

         我区于今年年初收到您的9B113号提案(以高铁建设为契机构建北沿江科创带的建议)的承办件,由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具体负责,区经委、区规划资源局、区科委、区交通委协同办理。感谢您对宝山区的关心与支持,我们对您的建议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宝山站是沪渝蓉沿江高铁上海至南京合肥段的起始站,沪通铁路的过境站,也是上海铁路枢纽规划重要客站之一。点位于上海市宝山区杨行镇,北与G1503上海绕城高速紧邻,南与S20外环高速相距 4.7公里,西与蕰川公路毗邻,东距长江3.6公里。

         在我国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战略背景下,宝山区需要立足双循环新格局,主动对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以更高的开放水平不断释发展潜能。宝山站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江高通道的起点,能够赋宝山在新开放格局中充分发挥战略支点作用,开创共赢发展的新局面。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高铁时代内外环境变化给宝山带来的新机遇挑战,结合宝山站规划建划建设,积极探索高铁时代下宝山中部崛起的发展路径和举措思路。特别是近两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宝山区坚持推进“科创中心主阵地建设”发展战略,创新资源集聚力、科技成果转化力、新兴产业引领力、创新环境吸引力等全面提升,关键指标发力增长,产业发展后劲不断积蓄,科创空间架构逐步成熟,为构建北沿江科创带打下坚实基础。

         一、宝山科创中心主阵地建设情况及基础现状

         一是以科技创新引领功能提升。打好以宝武为代表的“企业牌”、以上大为代表的“大学牌”,出台建设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的实施意见、行动计划、专项政策等系列文件,系统优化创新生态、推动体制机制改革,构筑主阵地建设“四梁八柱”。打通成果转化链条,着力突破小试中试裉节。围绕资金投入,创新开展“先投后股”国家试点,立项扶持首批7个项目6000万元,高端质谱仪器等20余个前沿项目落地,积极争取“建设多主体全链条的创新联合体”纳入今年国家创新改革试点。围绕孵化中试,石墨烯功能平台建成中试线9条,8英寸石墨烯单晶晶圆研制成功,高温超导电缆产业化项目投产。围绕产学研用,大力发展大学科技园,环上大科技园9个产学研基地建成运行,转化成果106项。加速构建创新生态体系,设立50亿元科创产业基金和100亿元城市更新基金,上海(宝山)科创金融服务中心投入运营。入选“科创中国”试点培育区,建设全市首个“科创街区”,成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健全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成立长三角生物医药知识产权联盟,促成全市首单开放许可专利成交。出台“科创30条”、大学科技园“黄金十条”等政策,打造科创人才港,实施海内外揽才2.0工程,营造良好科创生态。科技型企业规模不断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193家,较“十三五”末增长257%;高新技术企业达1714家,较“十三五”末增长102.1%;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6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500家。形成以4家国家级为引领、53家市级为骨干、141家区级为支撑的企业技术中心三级创新体系。

         二是以产业转型加快动能转换。围绕全市3+6”产业补链固链强链,实施“南总部+北制造”全产业链提升计划,获批5个市级特色产业园,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去年新增企业数翻番。创建全市唯一的创新型疫苗科技园,打造mRNA创新药物的自主国际知识产权开发平台,推动一系列mRNA药物产品研发。建设“市级合成生物学规模转化平台”,承接成果转化中试放大功能。新材料产业,深耕电子材料、电子气体、半导体先进封装以及超碳、超导、超硅等领域。上海大学MGI材料基因组工程取得突破,成功研制出高性能高熵合金、可自愈合聚合物材料等。机器人产业,以上海机器人产业园为核心载体的成套智能装备产业集群成为上海5个“全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之一,集聚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中的发那科、安川以及一批上下游企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布局硅光先进封装研究功能平台。成功创建全国首家“中国产业互联网创新实践区”,螺纹钢价格指数在新加坡交易所上线,成为现货与衍生品结算指数,提升国际话语权。抢先布局绿色低碳等新赛道,低碳供应链先行先试,参投百亿绿碳基金,与宝武共建碳中和产业园。布局数据、模型等底层技术,参建碳量化国际标准,国产碳量化工业软件等首次纳入欧盟目录清单,为国家竞争绿色贸易国际规则制定权。

         三是以空间转型打开发展格局。塑造与上海中心节点、战略链接相匹配的城市功能和形态。打造北上海枢纽门户。配合沿江沪渝蓉、沿海沪苏通2条高铁建设,增强服务辐射长三角北翼、联动长江 的枢纽门户功能。谋划站城融合发展,与吴淞等板块形成功能联动。建设国际邮轮旅游度假区,推动中国首艘新造大型邮轮首航。推进产城融合创新发展。加快南大、吴淞32平方公里重点板块整体转型,规划建筑总量超3000万方。打造吴淞市级副中心,联手宝武推进特钢、不锈钢地块整体收储、联合开发,两个1平方公里先行启动区加快建设。南大智慧城西南片区产业先行区全面启动,地标项目“科创之门”主体结构封顶,数智中心下月交付使用,国际人才社区、数智绿洲一期封顶,15号线双TOD、中央公园、上师大附中分校、社区服务中心等项目加速推进。同时,融入全市“一江一河”规划,“工业锈带”为“科创秀带”“生活秀带”。下大力气贯通蕰藻浜“一号湾”沿岸,改造两岸老仓库、老码头、老港区、老堆场、老厂房等“五老”空间,把最珍贵的滨江临水“第一立面”留给人民群众。关停全区八成(222家)货运堆场。

          二、宝山推进北沿江的基础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感谢代表的建议,宝山将坚持发挥自身优势,将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的国家战略和制度优势转化为宝山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把握窗口机遇、强化分工合作、注重错位发展、发挥比较优势,积极争取更高层面、更大力度的政策落地,以高铁建设为契机构建北沿江科创带,赢得更大发展空间。

       (一)交通通勤方面

         宝山正处在“北转型”的关键时期,同时也将迎来高铁建设的新时代。为有效应对高铁站投入运营时所带来的大客流量集散需求,我区正在着力构建完善的集疏运体系,构筑强有力的公共交通保障。

         在轨道交通方面,宝山站周边规划有轨交19号线和市域宝嘉线,其中轨交19号线呈南北走向,将杨行、吴淞创新城、高境等区域快速连接,并直达中心城区;市域宝嘉线呈东西走向,通过串联宝山区内其他现有轨交线路形成的快速换乘网络,可以快速到达顾村、大场、南大智慧城等区域。轨道交通服务范围基本涵盖区内重点区域和板块。

         在高快速路方面,宝山站附近的G1503主线已通车,同济路快速路和地面富锦路也已开工建设。S16蕰川高速计划年内开工,届时将有效缩短宝山站到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等北部区域的通勤时间。同时我们在宝山站采取了东西腰部平台落客的交通组织模式,实现高铁站与周边高快速路快速衔接的功能,提升旅客进出场站的便捷性和舒适度。

       (二)空间规划方面

         在已经批准的《上海市宝山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中,明确规划以加强产业与生活的空间融合、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为导向,以全市确定的“产业基地—产业社区”+“零星工业用地”的“2+1”的产业园区空间体系为引领,补充研发商务聚集区等生产线服务业空间,确定2+4+1+12+N”的产业园区布局体系。推动上海北部枢纽门户地位的稳步提升,加强与长三角协调发展的创新产业城区建设,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与转型,形成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聚集地与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要高地。

         宝山具备大量辐射北沿江的产业园区及“空间”储备,包括吴淞创新城、月杨工业园区、罗店锦邑产城融合区、游轮旅游度假区等。

         吴淞创新城总面积达26平方公里,20世纪90年代,区域内集中金属冶炼、化工、纺织、机械铸造、金属制品等行业。当时大部分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厂房场地出租普遍,形成大量低能级、高污染的“五小”企业以及堆场和集卡停车场,城市形象和产业能级落后。新世纪以来,吴淞工业区在市委、市政府支持下,“先治理、再转型”,于2014年进入整体转型阶段。20206月,吴淞创新城建设规划获批,规划建筑总量2500万平方米,规划形成“一核两心、两带五区”布局,交通、绿化等十余项专项规划陆续形成稳定成果并获得市级部门审核意见,形成了较为清晰的转型蓝图。20208月,特钢和不锈钢区域内两个1平方公里先行启动区控规获批。同时,外环以南9平方公里城市设计深化研究即将完成,为下一步控规编制奠定基础。202358日下午,市委书记陈吉宁围绕南北转型发展,在宝山区吴淞创新城开展专题调研,并主持召开现场办公会,进一步深入谋划、推进和调度宝山的转型发展工作。我区在顶层设计、市区联动、规划编制、风貌保护、交通网络、投融资创新、功能性平台导入等方面都提出了相关建议,陈吉宁书记指出:要坚持规划引领,深化功能布局,把握开发时序,成熟一块、开发一块、建成一块,注重战略留白”。近期,我区已形成《宝山区贯彻落实陈吉宁书记调研吴淞创新城现场办公会精神的任务清单》,涉及18项工作任务,集全区之力推动吴淞创新城转型发展。

        锦邑产城融合区位于铁路沿线,距离上海北站约6.5公里,区域内交通便利,辐射面广。20204月底,“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作为全市五大生物医药产业特色园区之一正式授牌成立,锦邑产城融合区是园区三个重要板块之一。通过加强与长三角协同发展的创新产业链相衔接,依托北郊未来产业园与太仓的德企总部园联动发展,借助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推动罗店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企业形成集研发创新、生产制造、总部运营、功能平台等全产业链发展。同时,罗店总规2035明确要求罗店锦邑产城融合示范区的功能定位为“综合服务型社区”,注重产城融合发展,依托文化、生态、配套服务等资源合力发展高端服务经济,在园区内引入科技研发和文化创新等生产性服务业,打造综合服务型的产城融合示范新社区。最新控规已于2021年获批,目前正在分步进行前期动迁、及地块开发工作。

        (三)大学科技园方面

          北大科技园是科技部、教育部首批认定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园区遍布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西部等地区,目前在长三角区域的南京、扬州、杭州、金华、台州、温州等地均有园区。在北沿江区域内,北大科技园围绕细分领域与北京大学长三角光电科学研究院(南通)、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华东产业研究院(启东)、北京大学分子工程苏南研究院(常熟)紧密合作,初步形成了区域联动、协同创新的发展模式,为推动长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21年,上海北大科技园作为北大科技园与宝山区政府合作共建的重点项目,正式落户宝山区,并于2022年开园运营。秉承北大科技园“北京+上海”双总部的定位,上海北大科技园依托上海在长三角区域的龙头地位,通过上海的人才资源优势、科创资源优势、和市场资源优势,吸引兄弟园区的优质企业来上海设立研发中心和企业总部,为北沿江大范围内联动提供有益尝试。

         目前上海北大科技园已与南京园区、扬州园区建立常态化的联动机制,定期开展企业互访、技术交流和市场对接等活动,同时也与南通市北大长三角光电科学研究院、启东市北大生命科学华东产业研究院、常熟市北大分子工程苏南研究院建立了紧密合作,多方联合签署协议,围绕科技成果转化、高端人才培养、项目孵化培育等方面建设科技创新共同体。

      (四)企业和产业园区方面

         在产业园区方面,围绕三大先导产业和六大重点产业集群,上海市推出三批53个“小而美”特色产业园区,我区有5个园区入选,即上海机器人产业园、超能新材料科创园、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数智南大产业园、宝武(上海)碳中和产业园。同时,我区认定了首批14个区级特色园区,梯度储备了一支争创市级特色产业园、市级精品园区的后备军。我区将利用好市级特色园区与区级特色园区的产业载体作用,瞄准新兴产业关键领域核心环节发力、强化高成长和高经济密度导向,并积极配合交通部门和规资部门做好园区规划,将北沿江高铁与轨道交通和产业园区做好串联。

        在沟通机制方面,区内将围绕特色产业园区打好园区牌,与长三角地区的代表园区做好联动;围绕宝武集团及宝武碳中和产业园,依托中国宝武“生态圈”的产业基础、头部企业等综合优势,打造绿色低碳相关特色产业发展高地及“硬核”成果最佳应用场景,打造成为宝山带动的北沿江科创名片;围绕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联盟等产业协会及上海长三角高端医疗器械创新研究与检测中心等功能性平台,开发创新高端医疗器械检测新技术新方法新标准,加快前沿技术的转化应用,补充介入医疗器械检验检测的社会力量,促进长三角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产业协同和顶层设计方面,宝山区将围绕四大主导产业,做好细分领域的规划,在生物医药领域,聚焦高端生物医药研发制造、高端医疗器械装备生产、高端生物医药医疗服务等核心领域,围绕细胞工程、抗体、疫苗、合成生物等前沿技术,实现产业链发展;在机器人领域聚焦智能机器人本体制造、高性能模拟和高精准反馈智能控制系统等核心部件研发制造、服务与特种机器人集成应用、低空轨道交通整车装备与控制系统等领域,消除内耗、角色分工、协同发展等不同步骤推动科创带建设。

         下一步,结合我区奋进北转型、建设“一地两区”战略要求,我们将从项目协同走向制度创新,努力以高铁建设为契机构建北沿江科创带,以打造长三角地区和长江经济带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标杆为目标,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的路径,助力推动宝山北转型。

         以上答复,请您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再次感谢您对宝山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感谢您的呼吁和建议为宝山发展作出贡献!

  • 文件预览

  • 附件下载

  • 相关文章

当前页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