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北转型” 跑出加速度
全面推进淞南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2024年1月10日在上海市宝山区淞南镇
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淞南镇镇长 曹维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淞南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总结
过去的一年,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镇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上海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紧紧围绕宝山“北转型”和“一地两区”建设目标,聚焦打造“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主战场的战略目标,拼搏奋进、攻坚克难,推动全镇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深耕细作、多点发力,经济发展向上向好
发展态势稳中有进。全年完成区级财政收入5.87亿元,同比增加14.5%,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6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0.63亿元。50强企业税收贡献占比达六成,撑起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引进企业发展势头喜人,琥崧科技、同济建筑室内设计等13家企业跻身50强。
产业项目提速提质。“M3科创走廊”建设蹄疾步稳,侨福区域建设“进度条”持续刷新。A地块——国泰生命科技园项目四证齐全,正在拆除烂尾楼,今年春节后全面开工,力争年内完成结构封顶;B地块——上海侨福芳草地商办项目经镇政府协调,与交通银行融资贷款合同已经签订,目前正在进行基坑建设,预计今年3月进入地上主体施工阶段;微盟总部项目建设进度符合预期,正进行地上主体结构施工,预计今年2月完成结构封顶;和欣假日商业广场完成主体建设,正进行装修装饰。吴淞创新城蕰藻浜以南9平方公里转型开发驶入“快车道”。上大美院主校区全面开工建设;与宝地公司一道,全面完成了不锈钢区域近百家租户清退腾地工作,为不锈钢地块下一步的全面开发创造了良好条件;助推国企转型,吴淞煤气厂转型项目控规获批,节能环保园转型项目持续深化转型方案。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大力集聚发展动能,新增注册企业4132户,新增注册资金人民币213.09亿元。持续壮大科创企业方阵,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49家、专精特新企业1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74家。厚植科技创新沃土,重点谋划建设“M3复旦创新谷”,建筑面积约930平方米,引进脑机接口、智慧感知雷达等高校科创项目4个。打好以商招商、园区招商、基金招商、产业链招商“组合拳”,外出招商26次,落地芯潮流、建发医疗、旦元新材料、同济建筑室内设计等项目21个。
服务企业精准高效。落实“首席代办专员+一线代办专员”制度,靠前指导企业进行市、区产业政策、人才政策申报,为143家企业政策申报提供帮助,申报政策资金总额1657万元。聚焦把政策送上门,实施“服务包”制度,覆盖全镇120家重点企业,设置服务管家16名。聚焦赋能企业发展,持续做优“易贷通”“走进淞南”“企业沙龙”“科创下午茶”等优化营商环境特色品牌活动,共举办各类活动45次。
(二)产城融合、优化布局,城市能级全面提升
强化空间规划引领。坚持地块转型与轨道交通建设紧密结合,推进轨交18号线二期通南路站周边区域TOD综合开发,完成小五角场大昌地块和长宏地块租户清退工作,与中海地产等潜在拿地开发商多次进行方案设计对接。借力轨交19号线建设契机,提前谋划江杨南路沿线开发建设,完成土地权属摸排梳理,涉及地块7个,面积近15万平方米。强化土地要素保障,完成斯图尔特地块储备工作,推进新贸海地块收储工作。
城市更新激发活力。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完成“15分钟社区生活圈”蓝图和方案编制,“四中心”融合改造项目对外开放。持续推进“断头路”辟通工程,“区区对接道路”国江路完成施工。轨交18号线二期、军工路快速路、逸仙路高架长逸路下匝道等重大工程加快建设。淞顺路道路中修工程完工。丰富城市景观带,完成蕰藻浜淞南段滨江带改造工程,完成逸淞绿地建设,新增绿地面积约0.6万平方米。长江南路何家湾路公交站点“十二星座”主题改造工程正式启动。淞南五村东块、长江路780弄、长江路354弄和长江路410弄等4个老旧小区综合修缮工程基本完成。防患于未“燃”,为近600户老年人免费加装燃气报警器。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从严从实抓好环保督察,夯实企业主体责任,开展环保约谈6次,完成25项移交问题整改任务。持续提升河道水质,完成48个自然小区出门井监测及雨污混接溯源工作。开展河道溯源,排查河道12公里、排污口237个。完成蕰藻南路500号整治验收,10家货运堆场综合整治工作顺利收官。拆除违法建筑总面积约4.37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提升“路长制”工作效能,开展城市管理优秀商户创建活动。
(三)全力以赴、不遗余力,社会事业向美而行
民生保障更有温度。持续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新增就业岗位2780个,帮助长期失业青年就业创业85人,失业人员再就业883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控制在1031人以内。成功调解224起劳动争议纠纷,化解群体性劳资纠纷1起。加强困难帮扶,发放救助金2172.25万元。通过2019—2023年度“上海市爱国拥军模范镇”考评。完成残疾人“康复之家”建设,淞南阳光家园成功获评“上海市四星级阳光之家”。
公共服务更有精度。实施“淞颐家”综合服务项目,通过“三型六助五关爱”工作法,实现为老服务全天候“一键连线”。优化老年助餐服务,降低申请年龄门槛至60岁以上并实现随申即享,累计送餐5万余客、堂食14.78万客。完成2家“家门口”养老服务站点和1家老年助餐点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完成长江二中大修可行性研究。不断优化医疗健康服务,镇卫生中心“三馆一基地”建设项目完成施工招标,中医皮肤科入选2023年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病专科能力建设项目,陆氏针灸淞南基地成立。扎实推进巩固国家卫生镇工作。
群文生活更有质感。开办市民艺术夜校淞南点位春季班、秋季班,设置手工复古银饰、现代手工皮艺、现代木作陶艺、有氧拳击互动和爵士舞课程,为广大淞南居民带来精彩“夜生活”。保障基本文化供给,全年开展综合文艺演出等各类文化活动约140场。抓好全镇健身点及公共运动场的日常管理与维护工作。成功举办淞南镇全民运动会。
(四)以人为本、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创新实践
持续加强基层治理。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全面推行“让居民打钩”制度,深化“十百千万”工程,勾选选项1389个,参与打钩近4万人次,解决社区问题167个,十大典型案例正在评选中。淞益阵地持续扩军,盛达家园、五村一居淞益居投入使用,华浜新村淞益中心完工,瑞祥嘉苑淞益空间开工建设。全区第一批实现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移动通信网络全覆盖。按照“五个一”标准,完成191个“活力楼组”创建。着力推进电梯加装,新增45台,完工28台,在建20台。修订居民区工作经费管理使用办法,提高工作经费效能转换。加强社工队伍建设,开展全员分层培训,为社区治理强基赋能。
持续维护平安和谐。完善社会稳定体系,全镇报警类警情、刑事案件实现“双下降”。坚持发展“浦江经验”,强化信访源头治理,群众来信来访总量下降过半,重要节点期间社会总体稳定。建立碎片化信息收集研判机制,形成社情周报制度和重警信息排查制度,收集各类信息561条,实现对矛盾纠纷早发现、早预防。推进公寓房规范化建设,强化实有人口管理,组织开展专项清查133次。探索推进老旧小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安装,3个小区试点成效显著,有效缓解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问题。
持续深化“一网统管”。推进“一网统管”应用场景开发和应用。推进完善热线工作周会、晨会制度,通过“一早一碰头、一周一小结”,掌握工作进度,多方会诊疑难问题,有效提升“12345”热线工单市民满意率和诉求解决率。优化“人防+技防”网格巡查体系,进一步提升网格案件处理时效,累计办理2.28万件。
持续筑牢安全基石。强化区域常态化隐患排查,对各单位、场所开展检查2621家次,发现隐患并整改1424处,开具整改意见书705份。开展燃气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向800家沿街商铺宣传燃气安全知识,确保安全用气。完成各居民区微型消防站运行检查。完成10个小区智能充电桩加装消防设施和3个老旧小区消防设施改造。为267户80岁以上独居老人安装独立式烟感报警装置。
(五)务实干事、担当成事,政府自身建设走深走实
坚定敢作善为。坚持跳出淞南看淞南,站在宝山“北转型”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坚强定力,咬定青山不放松,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地块转型、社会治理等工作。全力以赴推动淞南经济社会发展,敢于啃“硬骨头”,敢于闯“地雷阵”,要办的事不拖、不推、不等,更加注重细化工作目标,实行工作闭环管理,强化跟踪督导,推动各项工作高效落实。一步一个脚印攻坚克难,努力把不可能变为可能,为淞南发展披荆斩棘。
强化依法行政。推进落实镇长办公会会前学法制度,全面提升干部依法履职能力,全年开展学习2次。落实依法行政保障,完成10份合同协议审核、1起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51起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高度重视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全年出庭应诉率100%。自觉接受人大工作监督,3件代表建议办复完毕。推进政务公开,全年主动公开政务131件、发布公告10件、处理公开申请5件,无行政纠错、行政复议。
树牢底线意识。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加强政府采购、项目招标、动迁腾地等重点领域廉政风险治理。扎实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对“12345”市民热线工单、市容满意度等重点工作加强监督。
各位代表!淞南一年来的发展成就,集中展现了全镇干部群众担当作为和争先创优的精神,全面增强了我们打造“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主战场的必胜信心、坚定决心,必将激励全镇干部群众在新的一年里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镇人大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各位代表建言献策的结果,是全镇干部群众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在各个岗位上辛勤工作的全镇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向关心支持投身淞南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任重道远。当前,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不优,主导产业支撑力不强。千万级、百万级科创企业数量不足,部分产业根基尚浅;城市精细化管理仍需持续用力;民生领域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基层社会治理任务仍然繁重。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加快解决。淞南美好未来的画卷,一定是在接续奋斗、持续拼搏中绘就的。
二、2024年工作安排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是淞南打牢发展根基的重要一年。2024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上海工作重要指示要求,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按照镇七届四次党代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眼“北转型”战略,围绕宝山“一地两区”建设,聚焦打造“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主战场,锚定实现“五型都市新镇、科创文创淞南”美好蓝图,一着不让抓产业转型,一刻不停推地块转型,一丝不苟强城市建管,一心一意护民生福祉,一以贯之优社会治理,奋力谱写淞南转型发展新篇章。
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完成地方财政收入增长7%,达到6.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亿元。
围绕上述目标,要着重做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科创、大抓转型,推动经济发展提量增速
加速科创要素集聚。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发挥复旦科创中心、芳草寓、同济创园等核心载体的桥梁、孵化、研发、赋能作用,推动形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孵化链条。深化与复旦大学及其下属微电子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光电研究院等校院(系)合作机制,做强做优“M3复旦创新谷”,加速落地同济致蓝概念验证中心等一批科创高端要素资源。以介孔材料产业化项目、半导体装备核心零部件产业化项目、全柔性织物显示系统产业化项目等一批院士、高校教授领衔的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为支撑,打造复旦新材料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生态圈。
加快产业项目建设。加快推进“M3科创走廊”建设,全力保障微盟总部项目、上海侨福芳草地商办项目、国泰生命科技园项目等在建项目稳步推进。紧抓抢抓轨道交通建设机遇,锁定小五角场地块通南路站TOD开发主体,力争年内完成土地出让并开工建设。加速谋划江杨南路沿线产业布局,推动与康佳集团国际总部等项目的对接。精准发力高能级项目导入,推动沪北物流地块、新贸海地块、同济三期地块尽快完成控规编制、方案设计和土地出让。深入参与吴淞创新城蕰藻浜以南9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推进吴淞煤气厂转型项目早日开工建设。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产业链招商引资,瞄准绿色低碳、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材料、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延链强链建链补链。着力提升招商质效,坚持招大引强和初创孵化双向发力,注重本年度落税率,加大在地企业摸排力度,确保“颗粒归仓”。优化招商模式,持续推进以商招商、园区招商、基金招商、产业链招商。夯实招商队伍建设,围绕“谈得上、落得下、留得住”的要求,加强行业知识和产业政策学习,实现“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人人都做招商能手”。扎实推进第五次经济普查工作。
加强营商环境优化。坚持企有所呼,我必有应,深化落实“服务包”和“首席代办专员+一线代办专员”制度。持续放大“易贷通”“走进淞南”“企业沙龙”“科创下午茶”等优化营商环境特色品牌活动效应,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优服务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二)聚焦更新、厚植优势,推动城市功能品质提升
加速实施城市更新。保障重大工程建设,启动轨交19号线一二八纪念路站用地征收工作、呼玛路站前期腾地工作。推进轨交18号线二期、轨交19号线、军工路快速路、逸仙路高架长逸路下匝道建设。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快推进逸仙公园、上港九年一贯制学校、上港幼儿园等配套设施建设。提升道路品质,努力推进淞肇路(长逸路-淞发路)道路翻新。持续做好滨江岸线品质提升工作,推进蕰藻浜(新华造纸厂地块段)改造升级工作。做好老旧小区综合修缮。
有力推进生态保护。做好环保督察“后半篇文章”,扎实推动自查自纠。加强汽车维修行业监督管理,开展挥发性有机物专项行动。坚决防范化解危险废物环境风险,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整治。强化餐饮油烟在线监控和第三方治理,推广集中式餐饮企业集约化管理。加强河道综合治理,确保河道水质良好。持续开展重点地块转型升级综合整治。
(三)聚焦服务、兜牢底线,推动民生事业办好办实
全力做好社会保障。积极贯彻落实市、区稳就业工作部署,以“拓岗位、搭平台、强辅导”为抓手,充分挖掘就业岗位,广泛宣传“宝就业”公共就业平台,确保全镇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健全劳动人事争议预防调节机制,提高纠纷预防意识,积极应对和妥善处置群体性劳资纠纷。加强专项救助资金风险防控,确保民生兜底资金发放抓实抓牢。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推进两级服务站及“退役军人之家”建设再上新台阶。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社区康复站点建设。
高效落实公共服务。不断充实“淞颐家”综合服务项目内容,拓宽服务广度、提升服务精度,让优质项目惠及更多人群。提升为老服务中心服务能级,统筹规划护理站、适老化改造、社区助餐等功能建设。推进新建学校、幼儿园学区划分工作。满足东部居民就医需求,年内新开设社区卫生服务站1个。以上海市名中医基层工作站和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科能力建设项目为抓手,办好“三馆一基地”,打造中医药服务主阵地。
创新丰富群众文化。以文创产业带动地区文化大繁荣,引进乔克文化,启动拍摄100部影视作品,在淞南打造影视文化新高地。 提升文创品牌传播力和影响力,全力打造“淞艺汇”“潮创淞南”“匠造淞南”等文化特色品牌。持续加强“摄影之乡”品牌建设,在光影之间讲好淞南发展故事。办好群众性文艺活动,大力唱响群众文化四季歌,推进“淞南民星大舞台”社区节目展演活动。创新“淞南文创节”办节机制,打造淞南潮玩IP,吸引更多市民积极参与文化活动。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打造“科创淞南 乐享健康”活力运动季品牌。推出市民艺术设计与科普科创融合教育课程,打造淞南知名文化类网红地标。继续加大淞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保护。
(四)聚焦民主、强基固本,推动治理水平继续提升
激发基层治理活力。提升“让居民打钩”参与度和感受度,广泛发动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和社区服务。推进淞益阵地全域布局,加快推进长江路780弄淞益中心、瑞祥嘉苑淞益空间建设。探索打造淞益系列活动,发布“节目单”和“服务册”,实现服务“点单式”供应。因地制宜推进“一门式”服务改造,提升社区服务水平。扎实推进“活力楼组”建设,以“五个一”持续提升居民归属感和认同感。坚持质价相符,持续推动物业服务质量提升。推动淞南镇基层治理队伍立体式成长,完善社工考核工作机制,激发社工工作积极性。全面推进老旧小区电梯加装工作。
着力防范化解风险。继续推进平安社区创建,优化调整平安志愿服务队伍。全面推进公寓房规范化建设,探索建立公寓房管理自治组织。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建立“三所两办一中心”大联动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努力打造具有淞南特色的“枫桥经验”新实践。
推进“一网统管”优化。坚持“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镇”目标,推动平台智能管理、高效处置,智慧预警预判预防风险隐患,实现“观、管、防、处”有机统一。做好热线工单办理工作,确保先行联系按时限高质量完成。持续推进周会、晨会制度,强化疑难案件、共性案件处置能力。提升联勤联动综合执法合力,做到既能“高效处置一件事”,又能“集中力量办大事”。
夯实城市安全底线。全面推进燃气安全、承重墙、“三合一”场所等重点领域重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加强厂房仓库、地下空间、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场所安全防范检查。多举并措抓实社区消防,开展居民区微型消防站检查,有序推进小区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场所消防设施改造、独居老人烟感报警器安装。加强对9家加油站、1家氧气罐装企业的监督管理。
(五)聚焦效能、干事为先,推动自身建设见行见效
锤炼实干作风。坚持以战略眼光谋划发展,抓住宝山“北转型”时代机遇,抓住吴淞创新城蕰藻浜以南区域开发建设关键时期,抓住轨道交通建设独特机会,在区域蝶变、区位提升中开创淞南发展新局面。大力倡导“勇敢闯、大胆干”新风气,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狠抓工作落实,确保每项工作、每件事情责任到人、时间到点,以每一件事的成功来集聚淞南发展能量。
深化依法行政。自觉运用法治思维推动工作,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听取意见制度。进一步提升政务公开服务能级,聚焦民生实事等重点工作开展政务公开,深化政民互动和公众参与。自觉接受人大工作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
坚持廉洁从政。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推进“五清工程”,建设清廉淞南。发挥监督效用,对“12345”市民热线工单、小型工程项目等内容开展监督检查。深入推进廉洁文化建设,营造廉洁文化浓厚氛围。
各位代表,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我们挥手告别充满回忆和成果的2023之际,又已经踏上了2024年新的征程。新的一年注定是充满挑战和艰辛的一年,同时也是充满机遇和信心的一年。淞南干部群众一定能够继续干出精彩、拼出未来,全力奏响转型发展最强音!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加快转型发展步伐,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勠力同心、笃行不怠,跑出建设“五型都市新镇、科创文创淞南”加速度,在服务和融入宝山“北转型”战略使命中展现更大作为、作出更大贡献。